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第111条和合同法第107条的规定,违约责任具有以下概括性特征。
违约行为的主体是合同当事人。由于合同具有相对性,违反合同的行为只能是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如果由于第三人的行为导致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对于合同对方来说只能是违反合同的当事人实施了违约行为,第三人的行为不构成违约。
违约行为是一种客观的违反合同的行为。违约行为的认定以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在客观上与约定的行为或者合同义务相符合为标准,而不管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如何。
违约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合同对方的债权。因违约行为的发生,使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实现,从而侵害了债权。
违约行为根据是否能履行以及履行期限的不同,可分为自始不能履行和嗣后不能履行。前者可构成合同无效,后者则构成违约责任的要件。同时,不能履行还可分为永久不能履行和一时不能履行。永久不能履行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或可以为履行期限届满时不能履行,而一时不能履行是指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因暂时的障碍而不能履行。永久不能履行若属于嗣后不能履行,则可构成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一时不能履行在继续性合同的场合便成为部分不能履行,可构成违约责任的要件;一时不能履行因债务人在不能履行的暂时障碍消除后仍不履行,则可构成迟延履行,也可以构成违约责任的要件。
违约行为根据是否全部履行以及能否履行部分而不为履行的不同,可分为全部不能履行和部分不能履行。全部不能履行若属嗣后不能履行,则可构成违约责任的要件。部分不能履行若属嗣后不能履行时,当然构成违约责任的要件;若属于自始不能,在能履行部分而不为履行时,构成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对于房屋装修合同纠纷,可以采取以下解决途径:
当发生装修合同违约时,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纠纷。双方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解决合同履行中的问题。
如果与经营者协商无果,消费者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消费者协会作为第三方中立机构,可以协助双方进行调解,促使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如果经过协商和调解仍无法解决纠纷,消费者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进行申诉。行政部门会对纠纷进行调查,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出相应处理。
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可以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机构会依据仲裁协议和相关法律规定,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的仲裁。
如果以上途径无法解决纠纷,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法审理案件,作出判决或裁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如果已经提请了仲裁,就不得再向法院提起诉讼。
疫情下合同履行的问题,特别是租房合同的解除条件。如果只是暂时影响合同履行,可以通过延期履行实现合同目的,不能解除租房合同。只有在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如因疫情导致无法使用期限超过租期的大比例时间或超过租期,当事人才能解除合同。根据《合同法》
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时间,依据《民诉意见》第293条规定,各地法院有决定权。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了一个执行案件,被执行人在一年内分期给付执行款完毕,申请执行人要求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对于计算利息的时间和方式,存在不同观点,但最终笔者认为应根
优先权的法律意义和适用范围。优先权是一种特殊效力,赋予某些特种债权或其他权利以保障其优先实现。在租赁合同中,承租人的优先承租权在房东自用房屋时不再存在。目前中国民法尚未建立统一的优先权制度,但对特殊社会关系的保护已有零散规定。需要注意的是,优先权与优
不同情况下债务人无法履行合同时的处理方式。对于非因债务人原因造成的违约,债务人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可免除实际履行责任;对于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债务人需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行使抗辩权和保全措施等具体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