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是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遗嘱人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在遗嘱人死亡时生效的法律行为。遗嘱是公民生前对其死后遗产所作的处分和处理,以及其他事务的嘱咐或嘱托。
遗嘱的法律特征如下:
遗嘱是基于遗嘱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
遗嘱是一种法律行为,遗嘱人通过遗嘱预期其在法律上产生的后果。
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才能有效地设立遗嘱。
设立遗嘱时,不能进行代理。代书遗嘱必须由遗嘱人本人在遗嘱上签名,并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的撤销是指立遗嘱人取消自己所立的遗嘱,一旦原遗嘱被取消,其内容即无效。
遗嘱的变更和撤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遗嘱人可以通过书面形式明确表示变更或撤销原遗嘱。
遗嘱人可以通过立新遗嘱的方式变更或撤销原遗嘱。
根据中国《继承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如果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或变更公证遗嘱。
当遗嘱人订立新的遗嘱时,无论是否明确撤销或变更原遗嘱,只要前后两个遗嘱的内容相抵触,即意味着前遗嘱被推定为变更或撤销。如果原遗嘱是公证遗嘱,在变更或撤销时仍需经过原公证机关的办理。
当遗嘱人的行为与遗嘱相抵触时,其抵触行为被视为对原遗嘱的部分或全部撤销。
以下人员可以申请撤销遗嘱:
如果遗嘱是在受到胁迫或欺诈的情况下立的,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撤销。
如果遗嘱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也可以申请撤销。
被撤销的遗嘱自遗嘱人死亡时起即无效。如果遗嘱尚未执行,则停止执行;如果已经执行,则应返还被执行的遗产,无法返还的,受益人应进行折价补偿。
撤销权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可撤销事由起经过一年即消灭。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在无人办理继承的情况下是否享有继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权的主体是公民,去世的儿女作为第一继承顺序的子女,在无人办理继承时,仍享有继承权。但具体继承份额可能受到特殊情况的影响。
房产继承与遗嘱的相关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公民有权通过遗嘱处分个人房产,并可指定遗嘱执行人、继承人和赠与对象。遗嘱有多种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等,每种形式都有相应的要求和规定。
口头遗嘱的效力要件。口头遗嘱生效需满足遗嘱人具备订立能力、处于危急情况、有见证人存在、受益人合法以及遗嘱内容合法等条件。同时,根据《继承法》规定,口头遗嘱仅在危急情况下有效,且必须有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口头遗嘱失效。
妻子继承遗产时是否继承非夫妻共同债务的问题。根据《继承法》规定,妻子继承遗产需视债务情况而定。个人债务需用遗产偿还,而夫妻共同债务无论哪一方去世,另一方都应继续偿还。继承人需承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责任,以遗产实际价值为限。如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法院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