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典第59条的规定,没收财产是指对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进行部分或全部没收。对于未能全部没收的财产,应保留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必需的生活费用。在判处没收财产时,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
根据这一规定,对于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可以根据犯罪的轻重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部分或全部没收。然而,不能没收属于犯罪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的财产是指明确归犯罪分子家属本人所有权的财产部分,或者是犯罪分子家属通过个人劳动所得购买并用于个人生活的物品。属于犯罪分子家属应有的财产是指家庭共同所有财产中应归家属所有的部分。
根据刑法分则对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特定情节的规定,可以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法官在适用刑罚时可以自行选择适用没收财产或其他刑罚。例如,根据刑法第267条的规定,对于抢夺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犯罪行为,可以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适用没收财产或罚金,但只能作为附加刑罚,不能单独适用。
并科式是指在对犯罪人科处生命刑或自由刑的同时,判处没收财产。根据我国刑法分则的规定,对于大多数情况下的没收财产,采用了并科的方式。根据是否必须并科没收财产的要求,可以将并科式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必并制,即在判处其他刑罚的同时,必须同时并处没收财产。例如,根据刑法第383条的规定,对于犯贪污罪,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且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是得并制,即在判处其他刑罚的同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例如,根据刑法第271条的规定,对于职务侵占罪,数额巨大的,可以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是否适用没收财产。
犯罪分子财产的没收与债务偿还的问题。在没收财产前,若存在犯罪分子的正当债务,债权人可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会保护正当债权人的权益,审查属实后,用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但债务必须在财产查封前产生,且是正当债务,同时债权人必须提出请求。
刑法中关于没收财产的规定。没收财产是对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没收,同时保留犯罪分子及其家属必需的生活费用,并严禁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的财产。没收财产的方式包括选科式和并科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文章还强调了保留必需生活费用的重要性
没收财产作为一种财产刑的适用对象及其范围。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等犯罪行为,旨在惩罚犯罪并防止其利用财产继续犯罪。没收财产的范围包括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但需严格区分犯罪分子及其家属的财产。若没收全部财产,应保留犯罪分子及其家属必需的生活
我国刑罚中的没收财产制度。没收财产分为附加刑的一种,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和经济犯罪等。没收财产的范围是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需遵循罪责自负原则,并保留犯罪分子家属必要的生活财产。没收财产与罚金、追缴非法所得等有所不同,是较重的财产刑,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