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形态 > 抢劫行为的法律性质

抢劫行为的法律性质

时间:2025-07-21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1769
【抢劫属于哪些性质的行为相关法律知识科普】抢劫罪,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影视里,或者是在新闻里看到的。在生活中接触很少,所以对其了解也少。那么,对此很多人都不知道抢劫属于哪种性质的行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抢劫行为是一种违反我国《刑法》的刑事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是指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或者持有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其立即交出财物或者立即将财物抢走的行为。

抢劫罪的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263条的规定,犯抢劫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以下情形之一的,将面临更严重的刑罚:⑴入户抢劫;⑵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⑶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⑷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⑸抢劫致人重伤、死亡;⑹冒充军警人员抢劫;⑺持枪抢劫;⑻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

抢劫罪的认定

抢劫罪与非罪的界限

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中危害性最大、性质最严重的犯罪。一般情况下,只要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公私财物,就构成了抢劫罪。立法上没有对抢劫的数额和情节做出限制性规定。但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定为抢劫罪。例如,青少年偶尔进行恶作剧式的抢劫,行为有节制、数额极其有限,如强索少量财物、抢夺少量食品等,由于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构成抢劫罪。

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

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主要取决于行为人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已经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既遂,尚未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未遂。抢劫罪是一种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因此,无论是否抢到财物,只要在抢劫过程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就构成了既遂犯罪。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分为一般抢劫罪和结果加重犯两款,既遂与未遂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一般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标准是是否抢到财物,而结果加重犯不存在未遂的问题。

抢劫罪的立案标准

抢劫罪是一种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并没有规定数额和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抢到的钱财数量如何,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因此,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立案侦查。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区别及处罚

    主犯与从犯的区别以及处罚。主犯包括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和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从犯则包括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和教唆犯,以及起辅助作用的从犯。主犯的处罚依据其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犯的处罚则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此外,被胁迫参

  • 定罪数额对既遂标准的影响

    定罪数额对既遂标准的影响,指出其并不产生直接影响,处理既遂犯罪时应依据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进行处罚。同时,对于不同危害程度的既遂犯应区别对待,并考虑同时存在其他宽严处罚情节的情况。

  • 教唆罪的犯罪未遂

    教唆罪的犯罪未遂情况。教唆罪可以存在未遂状态,当教唆行为已开始实施但由于外部原因未能成功完成时,即构成犯罪未遂。对于教唆犯,可以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及被教唆者是否实际犯罪进行处罚。犯罪未遂可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以及能犯未遂和不能

  •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认定和分类。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形态。文章详细解释了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概念,并阐述了共同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指向同一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以及各行为与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共

  • 抢劫行为的法律性质
  • 拿回扣金额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
  • 发布网络病毒犯罪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