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律基础可以追溯到1923年的《日内瓦仲裁条款议定书》和1927年的《日内瓦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然而,由于条件过严、手续复杂,这些法律无法适应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因此,1958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在纽约召开了国际商事仲裁大会,并通过了《纽约公约》。该公约规定了各缔约国必须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原则,为国际商事仲裁活动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自1987年中国加入《纽约公约》以来,中国的仲裁裁决可以在120多个国家或地区申请承认和执行,而不需要考虑是否与这些国家订立了司法协助条约。根据《仲裁法》第72条的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或其财产不在中国境内,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
换句话说,只要该国是《纽约公约》的成员国,涉外仲裁当事人就可以向被申请执行人所在地或其财产所在地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
对于我国涉外仲裁当事人来说,在考虑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时,最好委托有经验和能力的律师来办理申请事宜。聘请一位专业的代理律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并且在处理关键问题时能够把握得当,从而缩短申请承认和执行的时间。相反,如果代理律师在关键问题上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仲裁裁决无法得到承认和执行。
涉外仲裁中的程序法律适用是指涉外仲裁机构在审理争议案件时所适用的程序性法律规范,包括根据双方当事人的仲裁协议和仲裁申请进行审理。
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当事人同意将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时,应按照该规则进行仲裁,除非另有约定并经仲裁委员会同意。
涉外仲裁中的实体法律适用是指涉外仲裁机构在审理争议案件时确定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实体权力义务关系,判定争议所适用的法律规范。涉外仲裁机构没有义务适用仲裁地的冲突规则。
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我国法律以外的法律或国际公约作为处理争议案件的实体法。然而,这种选择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不得违反我国法令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公共利益;与争议案件具有一定的联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如果当事人没有选择适用的实体法,仲裁庭通常会根据冲突规则或密切联系的原则来确定适用的实体法。
根据冲突规则确定实体法的原则可以根据争议案件的实际需要,分别适用仲裁地国冲突规则、仲裁庭认为适当的冲突规则,或者最密切联系的冲突规则。
根据密切联系直接确定实体法的原则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实体法规则或分析比较与争议案件有关联的因素来确定适用的实体法。
在涉外仲裁中,如果争议双方所在国参加了某一共同的国际公约或条约,或者双方所在国之间签订了双边条约或选定了实体法,除非双方当事人就争议案件所适用的实体法作出约定,应直接适用该国际公约或条约。
中国涉外仲裁中的程序法律适用和实体法律适用。程序法律适用指的是仲裁机构审理争议案件时所遵循的程序性法律规范。实体法律适用则是在审理涉外争议案件时,确定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力义务关系,判定争议是非曲直所适用的法律规范。包括当事人选择仲裁实体法原则、依冲突
美国业余体育争议的非诉讼解决方法,主要通过仲裁解决。美国仲裁协会负责处理与业余体育运动有关的争议,包括参赛资格、兴奋剂问题等。仲裁裁决虽然不是最终且有约束力的,但仍是首选解决方法。美国仲裁协会拥有权威性和专业的仲裁员,仲裁程序规范,为当事人提供公正高
涉外仲裁当事人申请外国法院承认仲裁裁决的程序。文章介绍了国际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背景以及中国涉外仲裁当事人的申请程序,并建议委托专业律师办理申请事宜。同时,文章还涉及涉外仲裁中的法律适用,包括程序法律适用和实体法律适用,以及涉外仲裁适用实体法律的三大
新的仲裁司法监督制度中撤销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及其对涉外仲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文章详细阐述了撤销裁决审查与仲裁协议效力异议审查的区别,以及撤销裁决审查和申请不予执行裁决审查的不同之处。在审查方式和效果上,撤销裁决审查具有主动性和广泛影响力,而申请不予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