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公司协商
与公司协商是最节省时间和精力的方法,可以直接与公司进行沟通,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二、寻求有关部门调解
如果与公司协商不成功,或达成和解协议后公司仍不履行,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三、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调解无果,或达成调解协议后公司不履行,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四、向有关机关投诉
如果公司违反法律规定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可以向劳动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五、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以上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追回应当支付的劳动报酬。
需要注意的是,在试用期期间,建立正确的劳动关系非常重要。如果在辞职时对方不愿支付工资,可以按照一般的劳动争议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然而,在选择解决途径时,务必先申请劳动仲裁,然后再考虑提起诉讼。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包括用人单位需提前说明裁员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并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补偿金等步骤。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裁员程序进行严格限制,规定了不得裁减特定员工的范围,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企业离职补偿金延发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在用人单位延迟支付经济补偿金超过一个月时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经济性裁员的定义、条件和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劳动者可以依法获得应得的经济补偿金。
政府临聘人员的转正问题。临聘人员转正机会很小,只可能在事业单位获得编制。临聘人员与劳务派遣人员在劳动关系、退休及福利待遇上有差异,但用工期间待遇相同。临聘教师为临时聘用教师,面临待遇不如正式教师和失业风险。临聘员工与正式员工存在区别,临时员工权益较难
我国关于公司经营不善导致裁员时的补偿规定。被裁员的职工有权根据工作年限获得经济补偿,每工作满一年可获得一个月工资。在裁员前,公司需提前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公司应优先留用订立较长期限劳动合同等人员。补偿标准根据劳动者工资和工作时间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