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履行,又称为代执行,是指当义务人故意或过失导致他未能履行法律、法规或行政行为所规定的义务时,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方代替其履行义务,并向义务人收取必要费用的行政强制执行方式。代履行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代履行的前提是义务人存在逾期不履行义务的事实,但这种不履行不能是无意的或由于疏忽造成的。
代履行的义务必须是可以由他人代为履行的义务。
代履行的义务必须能够达到与相对人亲自履行义务相同的目的。
义务人需要承担代履行所需的必要费用。
执行法是指在相对人逾期拒不履行法律义务时,行政主体对其采取财产上的制裁,以迫使其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行政强制执行方式。
当采取代执行或执行罚未能达到目的,或情况紧急且无法使用间接强制执行时,有执行权的机关可以依法对法定义务人实施直接强制执行。直接强制是行政行为中最严厉的手段,既有利于直接有效地实现行政目的,又易于对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和冲击。因此,在使用直接强制时必须慎重,并严格遵守以下条件:
行政机关实施直接强制执行的权力必须经过明确的法律授权。
必须在尝试使用其他间接强制执行手段后,发现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时,才能采取直接强制执行。
必须对直接强制执行的案件和程序进行明确规定。
直接强制执行必须严格遵守适度原则,以实现义务人应承担的义务为限,不能扩大范围,不能对义务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超过应承担义务的损害。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及程序要求。对象包括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所担保税款的纳税担保人,以及对税务机关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程序上,税务机关需在责令期满后发出催缴税款通知书,若纳
民用客机遇险时的法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机长在遇险时有特殊权力,需采取抢救措施并保障乘客安全。同时,机长还需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对于民用航空器致害责任,法律有明确规定。而对于非民用航空器所致的损害,尽管存在法理上的国家赔偿可能性,但
代履行的定义和条件,代履行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方式,当义务人未履行法律义务时,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方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收费。同时,还探讨了执行法的定义及直接强制的使用条件,当其他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或情况紧急时,可采取直接强制执行,但必须遵守法律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有关内容。行政机关在行使强制执行权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其范围因法律而异。我国以人民法院为主体的强制执行机关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限。当行政处罚决定难以执行时,需申请法院执行或自行执行。此外,只有公安机关可限制人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