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与李先生是二婚,他们于2002年结婚。2003年,他们在绿园区贷款购买了一套住房。王女士表示,当时的首付款和每月还款都是由她支付。
今年11月3日,李先生因脑血栓住院治疗,暂时无法言语。11月22日,王女士在打扫房间时,在丈夫的床褥下意外发现了一个档案袋。打开档案袋后,她当场昏倒。档案袋里面包含了她自己的死亡证明,死因是急性心肌梗塞,日期是2012年10月4日;还有一本户口本,证明她的身份已经被注销,时间是2012年10月8日;还有三家信贷机构的贷款材料,证明李先生将他们现在的住房进行了抵押贷款,贷款总额为12万元,每月还款金额为8900元。
王女士对丈夫提出了质问:"我还活着,为什么要证明我已经死了?为什么要将房屋抵押?我们也不急用钱。那12万元的贷款去了哪里?"然而,丈夫却无法回答她的问题。
王女士推测,丈夫将房屋抵押的最大可能原因是因为家里的亲戚急需资金。由于丈夫无法言语,王女士曾将王家和李家所有亲朋的名字写在纸上,让丈夫指出谁借了钱。当时,他在前妻女儿的名字上画了圈,并写下了一个"4"字,似乎代表给了女儿4万元;他还在妹妹的名字上画了圈。
然而,李先生与前妻所生的女儿否认了这一说法:"我爸爸在我8岁时就和妈妈离婚了,我们以前很少联系。但毕竟他是我爸爸,我会去看望他。我根本不知道这4万元是怎么回事。过去,通常都是我爸爸打电话给我要钱,最近一年,他给我打电话的次数非常多,经常说他没钱了,找不到我王姨等等。如果他有钱,就不会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借钱了。"
王女士与李先生二婚后共同贷款购买房屋,李先生因脑血栓住院无法言语时,王女士发现丈夫将房屋抵押并涉及多个贷款材料的情况。王女士对此提出质疑,推测可能是为家里亲戚筹集资金。然而,涉及到的李先生的女儿和前妻表示并不知情,对王女士的猜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解释
赠与的法律条件,包括赠与人的条件、受赠人的条件和赠与财产的条件。赠与人需具备遗嘱能力,为缺乏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遗产份额,所立遗嘱必须符合法定形式。受赠人需为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外的人,且在赠与人死亡时仍然存活,未丧失受赠权。赠与财产必须
人物传记许可合作的相关协议。甲方拟撰写关于乙方人物传记,乙方同意甲方采访并提供了真实背景资料。双方达成以下约定:传记名称、对象、字数和写作计划等细节;许可内容包括独占性授权甲方创作传记,使用真实故事和照片等,费用支付方式和版权归属也进行了规定。采访和
房屋赠与的法律要求、生效标志及办理流程和费用。房屋赠与需满足赠与人资格、房屋权属、自愿赠与、登记审核、税费缴纳等规定,并不得危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权益。其生效标志是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办理房屋赠与需订立书面合同,并经过公证,涉及公证费和契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