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解决方案 > 合同纠纷 > 合同的效力 >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浏览:1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9311

导读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以损害特任利益为目的,签订的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的相关规定和解决方法吧!

概念解读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以损害特任利益为目的,签订的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无效合同,是当然、确定、自始的无效合同。

构成要件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合同当事人之间有恶意串通的故意。当事人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而事先进行通谋,也就是损害他人利益是双方签订该合同追求的目的。如果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不知或不应知道其行为的损害后果,不构成恶意。

2. 损害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

参考案例

2009年7月31日,某大学与甲公司签订了食堂承包合同,承包期限为2009年8月14日至2013年7月14日。合同中约定甲公司不得随意将食堂转包他人。2009年8月7日,甲公司与占某签订了一份《食堂承包合同》,约定甲公司将某大学食堂承包给占某,占某向甲公司交纳70万元的承包金,还约定了在经营过程中,占某必须以甲公司的名义经营,如对学校或对外泄露承包事项,后果由占某承担。签订《食堂承包合同》当天,甲公司授权占某任食堂经理,同日,占某向甲公司支付了60万元,并打下欠条,写明尚欠10万元,其承诺于2009年9月20日之前付清。同年8月至9月,占某因结账等问题与甲公司发生矛盾。9月3日,占某向某大学告发,指出甲公司承包食堂后,又转包给占某。9月4日,某大学以甲公司违反合同中不准随意转包的约定为由,向甲公司提出终止承包合同的书面文件,甲公司予以签收。某大学起诉至法院,请求:确认占某与甲公司的食堂承包合同无效。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某大学在与甲公司签订合同之时就已经约定不得转包,但甲公司却置此于不顾,与知晓该事实的占某恶意串通订立转包性质的合同,损害了特定第三人某大学的利益,属于无效合同。

法律依据

《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委托合同是指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在委托合同中,委托人委托受托人去办理事务,委托合同具有一定的人身性质,通常以当事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前提。在受托人没有过错的情形下,委托合同解除或者委托事务不能完成的,委托人应当向受托人支付

  •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损害了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利益,秉着公平原则,这类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当事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该合同,还可以请求变更合同内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解决方法吧!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

  •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以损害特任利益为目的,签订的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某大学在与甲公司签订合同之时就已经约定不得转包,但甲公司却置此于不顾,与知晓该事实的占某恶意串通

  •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在造成较大损失的一方,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或者变更合同。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关于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解决方法吧!张某表示不能撤销,双方争执不下。王松以重大误解为由提起反诉,要求撤销该合同。王松是对合同标的性质、价值或报酬

  •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 如何订立合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