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合同下载 > 债权债务 > 借款合同 > 银行借款合同范本

银行借款合同范本

时间:2020-05-25 浏览:27次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甲方:

法人代表:

 

乙方:

身份证号:

住所: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充分协商一致签订本借款合同。

一、借款金额:_______人民币,(大写_______)。

二、借款期限:从放款日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借款期限为_______年。

三、借款利率及本息收付方法

1、借款利息为年息,以甲方收到借款日计算利息,借款利息为_______。

2、本合同项下贷款确定的利率(但不得违反中国人民银行对委托贷款利率的规定)计算利息。如果甲方依法要求调整利率且双方达成协议的,应提前5个对公营业日通知乙方,本合同项下贷款利率可进行调整。

四、甲方权利及责任

1、本借款限于用于甲方生产经营项目,必须专款专用,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挪作他用。

2、如甲方不能按期还款,最迟在借款到期前五天应向乙方提出延期申请,届时乙方可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延期。

3、甲方如发生对其履行本合同项下还款义务构成重大威胁的事件,应在该事件发生后5日内书面通知乙方。

4、甲方保证如变更住所、名称、法定代表人应于变更后5日内通知乙方。

5、甲方保证所提供的资料真实、合法、有效。

6、甲方应在乙方开立账户,用于办理提款、还款、付息等手续。

7、甲方应按本合同约定向乙方支付利息并偿还本合同项下贷款本金。

五、乙方的权利及责任

1、如乙方临时需要收回借款,应提前30天向甲方提出还款申请,借款利息按实际借款天数计算利息。

2、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提供与此笔贷款有关的财务和生产经营方面的情况及资料。

3、乙方有权检查甲方使用贷款的具体情况,对此甲方应给予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

4、当甲方发生合并、分立、重整、和解、解散等事项时,乙方有权提前终止本合同,收回全部贷款本息。

5、在本合同有效期内,抵(质)押财产发生损毁、灭失或者发生其他危及贷款安全的事件,乙方有权提前解除本合同,收回全部贷款本息。

6、乙方保证如变更住所应及时发布公告或通知甲方。

六、违约和违约处理

(一)下列情况均属甲方违约:

1、甲方未能按合同计划用款和还本付息。

2、未经乙方同意改变借款用途或挪作他用。

3、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甲方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亏损,或者抵(质)押财产发生损毁、灭失等原因,不能保证按期归还贷款本金及利息,或者有其他危及贷款安全的事件发生时,乙方有权提前解除本合同,收回全部贷款本息。

4、甲方违反本合同其他条款事项。

(二)根据违约情况,乙方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1、对违约部分贷款加收最高不超过60%罚息。

2、采取必要法律手段直至依法索偿应付未付借款本息及费用。

七、合同生效

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合同共三份,双方各执壹份。本合同若有其他未及事宜,双方进一步商定补充条款,补充条款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签房产合同要注意哪些事项

    签订房产合同和借款合同的注意事项。购房者在签订房产合同时需注意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认购协议、房屋抵押情况等事项,并遵循相关法律依据。在签订借款合同时,需注意还款期限、书面证据、借款利率和借款用途等事项。文章还推荐了相关的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借款合同变更协议范本是怎样的

    合同是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外部表现,签署后生效。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需要变更合同的权利义务,根据民法的原则,双方可以重新签订补充协议进行变更。对于借款合同的变更,通常在变更协议的前言部分会注明之前签署的协议以及现在变更的内容。然后在协议正文中明确变更

  • 个人借款协议书范本及解读

    借款方为进行生产,向贷款方申请借款,并聘请作为保证人,贷款方业已审查批准,经三方,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第四条借款利率借款利息为千分之,利随本情,如遇国家调整利率,按新规定计算。借款方提前还款的,应按规定加减收利息。

  • 最高额抵押反担保合同范本

    为确保贷款人的债权实现,抵押人自愿向贷款人提供抵押担保。第二条抵押人抵押担保的范围为上述的主债权及利息、借款人违约金、实现抵押权的费用。第十六条抵押人在本合同项下的担保责任不因借款合同无效而免除。

  • 新版抵押合同范本
  • 最新个人房屋抵押合同范本
  • 房屋抵押合同范本最新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