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侵权损害赔偿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4-01-15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实践中,我们都知道民事侵权是可以分为一般侵权和特殊侵权的。很多人只对于一般侵权的损害赔偿标准比较熟悉,很少有接触到特殊侵权,所以对于特殊侵权损害赔偿标准是不太清楚的。那么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特殊侵权损害赔偿标准是什么。
特殊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
特殊侵权责任是一种不同于一般侵权责任的法律责任形式,其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特殊侵权责任不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前提,并且根据法律规定将责任归咎于行为人或第三方。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特殊侵权责任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行为
职务侵权行为,也称为职务侵权损害行为,是指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21条的规定,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具体化了中国宪法第41条关于国家赔偿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贯彻民法通则的意见第152条中进一步明确:“国家机关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种侵权责任在国外的立法例中通常被称为“公务侵权责任”。
职务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
- 行为主体是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等。受委托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或个人也被视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 侵权行为发生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与执行职务无关的侵权行为不适用职务侵权行为的规定。但是,如果法律规定有义务参与某种预防或防止行为,但未履行该义务导致他人损害的,也属于职务侵权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非职务行为或个人行为则不构成职务侵权。
- 不当行为是指执行职务中违反法律规定,损害了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如果是依法剥夺或限制公民、法人的某些利益,则不构成侵权。不当行为既可以表现为执行职务不当或滥用职权的行为,也可以表现为应当采取行动而未采取行动的情况。
- 必须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损失。合法权益的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失。财产损失仅限于直接财产损失,间接财产损失不在国家赔偿范围之内。人身损失主要指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人身自由权的损害。对于纯粹的精神损害,国家不予赔偿,但应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
- 不当职务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受害人可以要求国家赔偿的范围包括:对行政违法行为要求的行政赔偿;对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要求的刑事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在赔偿损失后,可以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对于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是指产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因制造、销售的产品导致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害而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22条的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他人财产、人身损失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这种侵权行为进行了进一步规定。
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构成要件包括:
- 产品质量不合格,即产品存在缺陷。产品是经过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物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不合理的危险,这种危险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判断危险的标准可以是一般消费者有权期望的安全性,也可以是国家标准或行业规定的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专门标准。
- 不合格产品导致他人财产、人身损害。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事实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人身伤害包括致人死亡和致人伤残。财产损失指的是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失,包括直接和间接损失。这里的他人财产是指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至于缺陷产品自身的损害,购买者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求销售者承担违约责任,而不是产品责任。受害者可以是购买者、销售者,也可以是购买者、销售者以外的第三方。精神损害指的是缺陷产品导致受害人精神痛苦和情感创伤。
- 产品缺陷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损害事实不是由缺陷产品导致的,那么生产者或销售者不承担责任。产品缺陷致人损害,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要求赔偿。如果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制造者在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如果属于产品的制造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在赔偿后有权向制造者追偿。如果销售者无法确定缺陷产品的制造者,或制造者无法确定缺陷产品的供应者,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产品的运输者和仓储者对产品质量不合格负有责任,产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在向受害者赔偿后有权向运输者和仓储者要求赔偿。
如果您对一般侵权损害赔偿标准还不够清楚,可以进一步了解。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本网站还提供在线律师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确定赔偿数额的标准
确定赔偿数额的三种标准。首先是基于受害人在名称权受到侵害期间的财产利益损失为标准;其次是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而获得的财产利益为标准;最后是在损失难以计算的情况下,通过综合评估来确定赔偿数额。评估因素包括侵权行为的程度和情节等。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一般不应
-
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定概念及种类
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定概念及其种类。特殊侵权责任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行为、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地面施工致人损害和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等。这些责任是根据民法上的特别责任条款或民事特别法规定的,应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失承担
-
销售合同
销售合同的细节内容,包括标的物明细、交货方式、验收标准及方法、结算方式、售后服务保证、提出异议的时间和方法以及违约责任等条款。合同明确了买卖双方的权益及义务,规定了货物交付、验收、结算、售后服务、异议处理和违约赔偿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
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赔偿
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赔偿问题。《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了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销售者需承担的责任和赔偿标准。文章重点阐述了如何认定销售者的“明知”主观过错行为,包括不作为过错和作为过错两个方面,并列举了相应的具体表现。此外,还提及
-
特殊侵权行为的定义
-
诉讼程序
-
案情回放:搬卸工告老板获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