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师见证的作用
1、见证某一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的真实性
2、见证某一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的合法性。
从法律属性上看,在我国律师见证仍属于"私证",依法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不同于公证的证明力,公证书一般可直接作为证据使用。
二、律师见证法律原则
第一、律师见证应首先严格审查核实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见证律师在对合同各方当事人的主体身份进行调查和认证时,应主动去查明当事人的真实身份,仅以当事人自行提供的材料作为认定主体资格的依据远远不够,还要查明自然人或法人的真实身份,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代理人的代理资格、代理权限;当事人的资信状况、履约能力以及合同履行的可行性。对企业来说,应当调查企业的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外贸许可、特许经营、产品标准、专利商标等等,对相关的证据和材料,还应当到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
第二、律师见证还应勤勉尽责、严格审查核实见证事项的真实性;从律师见证的目的看,见证不仅仅是对行为的见证,如,律师只对合同签字及盖章行为的真实性做见证,并不对双方合同的内容做见证,这样,律师做为法律服务职业的专有属性就不能得到体现,律师见证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法律意义!律师见证之所以不同于普通公民的作证,主要体现在见证律师负有对见证事项合法性审查的义务。
第三、律师见证的法律文书既要符合法定的实质要件;也要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如,进行合同见证要查明当事人提交材料的真实性,确定意思表示要真实、明确,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和重大误解的情形。
第四、律师见证应坚持回避原则,不宜以律师执业身份为自己的亲友作见证;
第五、律师见证应坚持自愿、公平、直接和客观的原则;
第六、律师对法定的强制公证事项不得见证;
第七、律师见证业务程序要完备,见证书内容要符合要求。
第八、律师见证必须坚持在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发生时亲眼所见的原则。对于已经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律师都不能见证,这是律师见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区别于公证的限制。
三、公证的效力
一切公证行为都产生证据上的效力。
①任何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经过公证证明,国家证明它的真实性、合法性,即产生法律上的证据效力。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如果在收集、调查证据时涉及某项文书,而这项文书也经公证证明,即应确认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证。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②依照法律必须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则公证证明就成为这些法律行为生效的必要条件。法律对于不同的法律行为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包括口头、书面及公证证明,取决于该法律行为所产生(或变更、消灭)的法律关系的重要性、复杂性和它对于第三者的作用。虽未为法律规定而当事人自行协议公证证明作为双方法律行为必要的形式条件之一的,这一法律行为也必须公证证明方能成立。
③债权文书,如债权人和债务人对权利义务关系没有争议、并经公证证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当债务人拒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作出裁判。
四、公证原则
(一)真实原则。公证文书所证明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及其各项内容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或者曾经发生过的事实,而不是虚假或者伪造的。
(二)合法原则。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内容以及办理公证的程序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不违反有关政策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保密原则。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以及其他受公证机构委托、邀请或因职务需要而接触公证事务的人员,对其在公证活动中所接触到的国家秘密或当事人的秘密不得泄露,负有保密的义务。
(四)回避原则。公证人员不得为本人、配偶或其近亲属办理公证,不得办理与本人、配偶或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
律师遗嘱见证的效力问题及其原因。其中,见证遗嘱的委托人不适格,可能导致见证人与委托人存在利害关系,无法保证见证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另外,法律工作者执业水平参差不齐和遗嘱未完全符合法定形式要件也是引发效力问题的原因。一些法律工作者在见证遗嘱时未能严格遵守
律师见证的法律效力及其特征。律师见证具有约束效力和证据效力,能够证明当事人所为的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律师见证的主体是律师,与其他私证和公证有根本区别。律师见证具有确认法律及事实、时间和空间有严格限制、律师具有独立地位等特征。
法律专业服务的多个方面。首先,信息服务是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法律信息的检索分析和数据库建设。其次,代理服务与法律服务是核心,涉及代理一系列法律行为、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等。此外,运用转化服务包括风险评估、交易服务等,满足各种法律需求。咨询服务是重要组成部
日常法律事务和法律顾问在重大经营活动中的角色。法律顾问负责合同及相关协议的草拟、审查,内部规章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合作文件的磋商和修改等。同时,他们还为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建议,参与经济项目的选择和谈判,处理相关法律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