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原告可以委托代理人提起诉讼。因此,起诉书可以由他人代为撰写,并且可以选择律师、近亲属或工作人员等作为代理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两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人员包括:
(一) 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 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
(三) 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委托他人代为诉讼时,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必须明确说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对于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上诉等行为,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对于侨居在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证明。如果没有使领馆,可以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使领馆证明,或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民事诉状通常分为五个基本部分:
1、文头。一般写明“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状”。
2、列明诉讼主体。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诉讼主体,如果有第三人参与,还需要列明第三人。
对于自然人诉讼主体,需要按照“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的顺序详细写明。其中,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如果确实不清楚,可以写个大概年龄)、住址、联系方式这五项是必须有的。
对于单位诉讼主体,需要明确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址(住所地)、联系方式,并最好附上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3、诉讼请求。诉讼请求需要用序号分开,每条按照“请求依法判令XXXXX;”的格式编写。另外,一些法院要求诉状还要列明案由,但案由不是必须的部分。
4、事实与理由。即先说明事实(例如受到侵害),再说明要求赔偿的理由(实体法的规定)和提起诉讼的理由(程序法的规定)。实际操作中,对于一些简单的案件,也可以不详细列明理由,只写“依法应承担责任”、“依法起诉至贵院”即可。
5、文尾。文尾需要清楚地写明递交诉状的法院、具状人(原告)和起诉时间。向人民法院递交的诉状中,至少需要一份由具状人亲笔签字(盖章、按手印)的原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2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在开庭审判前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并在开庭前十日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了解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对于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的财产损失,可以根据被侵权人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来确定赔偿数额。如果无法确定被侵权人受到的损失和侵权人获得的利益,或者双方在赔偿数额上无法达成一致,被侵权人可以向人民法
抵押物可以被其他法院查封,抵押权在查封后设定存在瑕疵。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土地所有权、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非营利法人的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以及其他法律禁止抵押的财产均不得抵押。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是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要求被告人或其他责任人员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文书。 诉讼请求,应当写明请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赔偿的项目和具体数额。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