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暴力拆迁时,首先要确认拆迁的性质。了解拆迁主体,如果是政府主导的,一般是为了公共利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种情况只能争取合理补偿。如果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就不具有强制性,您有权决定是否被拆迁。
要清楚拆迁是发生在国有土地上还是集体土地上。在国有土地上拆迁,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补偿。而在集体土地上拆迁,主要是征收土地的补偿,房屋等作为地上附着物进行补偿。
不同地方的发展水平不同,补偿标准也会有所不同。被拆迁户可以通过当地官网或其他途径了解当地的补偿标准,作为参考,以大致判断补偿是否合理。
在房屋被暴力强拆时,尽量拍照取证,主要是拍摄领导以及强拆过程等。这些证据对后续启动法律程序、确认强拆主体以及申请国家赔偿都非常有帮助。
申请人民法院强拆适用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该解释的第88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在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定起诉期限为3个月。也就是说,被拆迁人如果在收到裁决书的3个月内不提起诉讼,从届满之日起的180日内,拆迁人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拆除房屋了。这样,强制拆迁的主导权就从政府转移到了人民法院。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第93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后,应当在30日内由行政审判庭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准予强制执行作出裁定。如果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由法院负责强制执行非诉行政行为的机构执行。法院执行行政机关的裁定书,应当先由行政庭进行审查,作出准予执行的《行政裁定书》,然后交由执行庭进行具体执行。在人民法院进行强制拆迁之前,还需要进行行政审判庭的合法性审查,相当于政府强拆迁前的听证会。从这些司法解释可以看出,法院强制拆迁的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至少需要4个月的时间,不像政府强拆,时间完全由政府决定。因此,人民法院的强拆程序可以被称为“温柔一刀”,虽然温柔但刀刃依然锋利。
法院强制拆迁给被拆迁人留下了4个月的时间,这也是称为“温柔一刀”的主要原因。被拆迁人可以利用这4个月的时间阻止拆迁人进行强拆,这是完全可行的。当然,这个方法不能完全阻止政府的强拆,但对于法院强制拆迁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维权手段,屡试不爽也不为过。这个方法就是在诉讼期限内对裁决书提起行政诉讼。只要提起诉讼,拆迁人就无权申请法院强制拆除房屋,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8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但一旦提起行政诉讼,诉讼期限就永远没有了届满之日。
关于拆迁程序的问题,指出未签字就实施强拆是否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根据《行政强制法》和《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强制拆除前需进行公告并限期要求当事人自行拆除。同时,《物权法》为房屋拆迁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强制拆迁仍需依法进行。文章还提及了关于建设单
司法强拆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司法强拆需满足申请人适格、申请期限合法、被申请人履行法定义务三个条件。法律规定包括先补偿后搬迁、禁止非法方式迫使搬迁以及强制执行条件等。
强制拆迁的法律程序及步骤。在作出责成决定后,政府需提前通知被拆迁人并进行宣传解释工作。若被拆迁人未在规定期限内自动搬迁,则可实施强制搬迁,并需组织街道办事处等相关负责人作为证明人,公证部门进行证据保全。拆迁物品需妥善存放并通知当事人领取。执行时需遵循
征收中公房承租人拒不搬迁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知识,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禁止采取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如果承租人拒绝搬迁,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提起行政诉讼,政府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因此,对于拒不搬迁的公房承租人可采取法律手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