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证据原件在法院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取证据。
证据的三个基本特征
证据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它是仲裁机构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是非、正确处理仲裁案件的基础,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利武器。证据有三个基本特征:
(1)客观性。客观性是指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仲裁案件争议的焦点,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谁是谁非,谁应承担民事责任,都不能靠主观臆断,而只能经过调查研究,从客观实际来推断。
(2)关联性。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待证事实有内在和必然的联系。只有那些与案件有内在和必然联系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那些与案件无内在和必然联系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
(3)合法性。合法性是指证据的收集和提供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证据的合法性包括:某些证据具有法律规定的许可性;证据必须由当事人依法提供和仲裁庭依法定程序调查收集和审查核实。如果不按上述要求提供,即使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也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证据的分类
①书证。指用文字、符号、图画、表格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如劳动合同书、聘任书、协议书、单据、传单、信函、电报等。书证应提交原件。
②物证。指以物品的存在、形状、质量和特征等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物证应当提交原物。
③视听资料。又称“音像证据”,指利用录音、录像磁带所记录并反映的音响或形象或计算机存储的资料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④证人证言。指证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事实向裁判机关所作的口头或书面陈述。证人证言的证明力相对较低,大多只能作为辅证
⑤当事人陈述。指当事人就自己经历的案件事实向裁判机关所作的叙述。
⑥鉴定结论。指鉴定部门运用专门知识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结论。包括:医学鉴定、文书鉴定、会计鉴定、技术鉴定等。
⑦勘验笔录。指裁判机关的审理人员为了查明一定的事实,对与争议有关的现场、物品进行勘查、检验、测量、拍照、绘图等工作时制作的笔录。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定时限。行政机关在公民或组织未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时,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时限为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超过时限的诉讼将不予受理,除非有正当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包括管辖权争议、事后报警证据提交、检验鉴定、尸体处理、事故责任认定书、事故责任复核、事故调解、事故诉讼以及上诉案件的详细流程及时效规定。全文涉及多个环节,旨在保障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顺利进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原告起诉后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的问题。被告声称双方签订的产品销售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条款在签订过程中被私自更改,要求将案件移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审理。律师建议原告在答辩中提出异议,要求法院要求对方提供原件作为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贪
如何处理被合作伙伴性骚扰的问题。面对性骚扰行为,应明确表达反对立场并划定界限,保管相关证据,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男性也应学会拒绝职场性骚扰,保持冷静,表达拒绝,避免独处并保存证据,若情况未改善可向上级或人力资源部门汇报。关键在于保护个人合法权益不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