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的成立必须满足信托财产由信托人转移给受托人的条件。因此,信托财产的主要特征是其转让性,即信托财产必须是信托人独立支配并可转让的财产。信托财产的转让性要求首先是在信托行为成立时,信托财产必须实际存在。如果在设立信托时,信托财产尚不存在或仅是信托人期望或希望可以获得的财产,那么该信托将无法成立。其次,信托财产在设立信托时必须属于信托人所有。即使信托财产在设立信托时确实存在,但如果它不属于信托人所有,因为信托人无权支配该财产,就无法将其转移给受托人,因此信托无法成立。第三,信托财产的转让性要求禁止或限制流通的财产都不能成为信托财产。
物上替代性意味着在信托终止之前,任何信托财产无论其物质形态如何变化,都属于信托财产。例如,在设立信托时,信托财产可能是不动产,但由于管理的需要,受托人可能会将其出售,并转换为金钱形式的价款,然后再以该价款购买有价证券。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信托财产从不动产转变为价款,再从价款转变为有价证券,其在物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但它并不因此失去其信托财产的性质。信托财产的物上替代性不仅使其基于信托目的在内部形成一个整体,不因物质形态的变化而失去其性质,而且使其在物质形态变化过程中,不因价值增减而改变其性质。
信托财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独立性。一旦信托有效设立,信托财产就从信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自有财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财产。对于信托人来说,一旦将财产交付给信托,就失去了对该财产的所有权,使信托财产完全独立于信托人的自有财产。对于受托人来说,虽然他因信托而获得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但由于他无法享受由行使信托财产所有权带来的信托利益,因此他承受的各种信托财产必须独立于他的自有财产。如果受托人接受不同信托人的委托,那么他承受的不同信托财产也必须保持相对独立。对于受益人来说,尽管他享有利益请求权,但这只是一种利益请求权,在信托法律关系存在期间,受益人并不享有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即使在信托法律关系终止后,信托人也可以通过信托条款将信托财产本金归还给自己或第三方,因此信托财产也独立于受益人的自有财产。由于信托财产实际上是由受托人占有和控制,因此信托法通过区分信托财产和受托人的自有财产来维持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信托、自益信托和处分信托的定义及其关系。信托是为第三者收益而设定的,自益信托则是为了委托人本身的收益,而处分信托强调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使用和支配,旨在增加其价值或收益。特定金钱信托则要求在信托财产运用中明确具体细节。现今社会上实行的信托投资业务属于处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及其作用。保护信托是为防止子女因不良行为导致财产损失而设立的,委托人将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并向子女支付信托收益。若子女破产或发生特定事件,信托将自动终止,并转为自由裁量信托,保护信托财产免受债权人追索。保护信托包含基本信托和自由裁量
诉讼信托与诉讼代理在实施诉讼行为的名义和利益归属、权限、法律关系稳定性及内部法律关系等方面的不同。在诉讼信托中,受托人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产生的诉讼利益归属视情况而定,且拥有广泛的诉讼权限,法律关系相对稳定,涉及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方。而在诉讼代
公益信托的设立及批准程序。首先介绍了公益信托的设立包括确定信托财产和受托人,必须经过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批准。接着详细阐述了公益信托的批准程序包括提交申请、审核审批和公告公示等步骤。此外,还介绍了公益信托的活动限制、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支持、信托监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