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构成 > 信托财产 >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表现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表现

时间:2024-02-22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3685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托财产与委托人其他财产的区别

根据我国《信托法》第15条的规定,信托财产与委托人未设立信托的其他财产有所区别。一旦设立了信托,当委托人死亡、根据法律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被宣告破产时,如果委托人是惟一受益人,信托终止,信托财产将作为其遗产或清算财产;如果委托人不是惟一受益人,信托将继续存在,信托财产不作为其遗产或清算财产。然而,如果作为共同受益人的委托人死亡、根据法律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被宣告破产时,其信托受益权将作为遗产或清算财产。

委托人死亡时的信托财产归属

如果信托中的委托人是惟一受益人且已经去世,根据我国《信托法》第54条的规定,信托财产的归属将不受其信托文件指定的人或受益人及其继承人的影响。相反,信托财产将作为遗产或清算财产由委托人的继承人继承。

信托财产不作为受托人的继承财产

根据我国《信托法》第16条的明确规定,信托财产与属于受托人所有的财产(即固有财产)有所区别,不得归入受托人的固有财产或成为其固有财产的一部分。如果受托人死亡、根据法律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被宣告破产而终止,信托财产不属于其财产或清算财产。

排除受托人债权人的强制执行

根据我国《信托法》第17条的规定,除非符合以下情形,否则不得对信托财产进行强制执行:(1)设立信托之前,债权人已享有对该信托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并依法行使该权利;(2)受托人处理信托事务所产生的债务,债权人要求清偿该债务;(3)信托财产本身应承担的税款;(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对信托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委托人、受托人或受益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

禁止抵消受托人的债权与债务

根据我国《信托法》第18条的规定,受托人管理、运用和处分信托财产所产生的债权不得与其固有财产产生的债务相抵消。受托人也不能将委托人的信托财产所产生的债权和债务相互抵消。

排除信托财产与受托人固有财产的混同

在信托法中,混同是指属于信托财产的权利(不包括所有权),作为受托人通过信托行为以外的途径获得,从而自然地进入其固有财产的范围。根据我国《信托法》的规定,混同是被排除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信托法中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的探讨

    我国《信托法》中关于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的缺陷。该法在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信托立法时,规定委托人为信托财产的所有人,存在信托与委托难以区分的问题,且无法为遗嘱信托情形下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提供法律依据。信托财产归属问题是信托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需要

  • 信托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

    信托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信托当事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各自在信托关系中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委托人拥有知情权、变更信托财产管理方法权等权利,并需保证信托财产合法性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

  • 实施诉讼行为的名义和利益归属不同

    诉讼信托与诉讼代理在实施诉讼行为的名义和利益归属、权限、法律关系稳定性及内部法律关系等方面的不同。在诉讼信托中,受托人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产生的诉讼利益归属视情况而定,且拥有广泛的诉讼权限,法律关系相对稳定,涉及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方。而在诉讼代

  • 导致信托合同无效的因素有哪些

    信托合同无效的因素,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信托目的,无法确定信托财产,信托财产占有存在瑕疵,以诉讼或讨债为目的设立的信托无效,没有受益人或受益人范围不明确以及特定财产未进行登记等情况均可能导致信托合同无效。

  • 集合资金信托的定义及要求
  • 选择信誉良好的信托公司
  •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表现
信托构成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