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了价格欺诈怎么办
时间:2024-09-13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在很多商家为了提高自己的营业收入,往往会采用以次充好、价格欺诈等手段。这种违法行为不旦降低商家的信誉,还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作为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那么遇到了价格欺诈怎么办?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销售者的责任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如果发现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要求销售者进行赔偿。销售者在赔偿消费者后,如果该商品的责任属于生产者或其他提供商品的销售者,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追偿。如果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如果该责任属于生产者,销售者在赔偿消费者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如果该责任属于销售者,生产者在赔偿消费者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服务者的责任
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如果发现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要求服务者进行赔偿。
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
标价行为
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时,以下情形之一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 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的商品信息或服务项目与实际不符,并以此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
- 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吸引顾客并以高价结算。
- 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无法比较。
-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
- 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
-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类、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
-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含糊标示附加条件。
- 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
价格手段
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时,以下价格手段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 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扣,谎称降价或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
-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做出价格承诺,但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 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交易。
- 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质量与价格不符。
-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 其他价格欺诈手段。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侵犯知情权吗?侵犯了。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是否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经营者若未告知消费者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构成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可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需承担行政责任。对于严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
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和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等文件,并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提出查阅会计账簿请求时,需书面说明目的。若公司认为请求不正当并可能损害公司利益,可以拒绝并提供书面答复。公司拒绝时,股东可向法院提出申请
-
购房者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
购房者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购房者享有开发商告知房屋或土地是否设定抵押、明示相关法规和合同文本、规划设计变更通知、销售中介代理机构提供文件和说明真实情况以及逾期交付房屋事实的告知等权利。知情权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具
-
案情
-
天价鱼案:明码标高价,你情我愿也并非代表公平交易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