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公司的章程有这样一条规定,“股东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必须事先向公司提出申请,由董事会判断是否同意其查阅财务会计报告”。正是这条规定引发一起涉嫌侵犯股东知情权的纠纷。记者今天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法院已于日前作出判决,依法确认股东知情权不能以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方式加以限制或剥夺。
2000年6月26日,于先生交付10000元成为刚刚成立的北京某**公司的股东。但是,从于先生成为股东的那天起,**公司就从未主动向于先生交付过该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于先生为此曾屡次与**公司进行交涉,要求公司定期逐年向股东送交财务会计报告,但**公司始终没正面答复。而后,在于先生的一再请求下,2005年4月,**公司终于答应于先生去财务部门进行查阅。但当于先生提出需要复印涉及其切身利益的相关内容时,**公司称该公司已对章程进行了修改,根据修改后的章程,公司不负有向股东送交财务报告的义务,股东可以查阅但查阅后不得复印。迫于无奈,于先生只好到工商管理机关查询、复印**公司的有关档案材料,并支出费用667.5元。为此,于先生将**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公司提交2000年至2005年每一年度的会计财务报告,并赔偿其到工商管理部门查阅档案的费用。
一审法院经过审理判定,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于先生作为**公司的股东,要求**公司提供该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并无不当。因此,支持了于先生的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后,**公司不服,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公司称,根据修改后的公司章程,股东要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必须事先向公司提出申请,由董事会判断是否同意查阅财务会计报告。既使董事会同意股东进行查阅,股东也不得复印相关资料。因此,一审法院判决**公司向于先生提供财务会计报告,违反了公司章程及股东会决议。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股东的知情权是股东的法定权利,该权利不能以公司章程加以限制或剥夺。**公司2003年4月8日召开股东会对公司章程有关向股东提交财务会计报告的义务条款进行了限制性规定,该规定没有法律依据,而依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仍负有向股东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义务。因此,判决驳回了**公司上诉,维持原判。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是否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经营者若未告知消费者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构成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可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需承担行政责任。对于严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赔偿责任,包括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权益受到损害时的赔偿要求。同时,文章还指出了网络价格欺诈的三种方式,包括虚构比价信息、虚构商品优惠幅度和结算价格高于标示价格等欺诈手段。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购房者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购房者享有开发商告知房屋或土地是否设定抵押、明示相关法规和合同文本、规划设计变更通知、销售中介代理机构提供文件和说明真实情况以及逾期交付房屋事实的告知等权利。知情权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