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明细支付是否有知情权
时间:2024-12-30 浏览:8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7条规定:“用人单位应根据本规定,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协商制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同时抄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和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这些规定都体现了保障职职工工资支付知情权的原则。所谓保障职工工资支付知情权,就是要确保职工对自己能拿多少工资心中有数。工资是企业财务的一部分,有的企业将其视为商业秘密,但这并不与保障职工工资支付知情权相冲突。职工自己的工资,包括项目、标准、计算方法,企业都必须告知。
关于拖欠工资的补偿
违反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
根据原劳动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劳部发〔1994〕532号)的规定,用人单位若存在以下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之一的情况,应承担相应责任:
1. 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2. 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
3.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4. 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劳动者补偿。
补偿措施
根据上述规定,用人单位在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补偿措施:
1. 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2. 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和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结论
根据劳动部的规定,对于拖欠工资的情况,用人单位应承担相应责任,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以及可能的赔偿金。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平。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侵犯知情权吗?侵犯了。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是否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经营者若未告知消费者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构成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可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需承担行政责任。对于严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
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和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等文件,并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提出查阅会计账簿请求时,需书面说明目的。若公司认为请求不正当并可能损害公司利益,可以拒绝并提供书面答复。公司拒绝时,股东可向法院提出申请
-
购房者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
购房者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购房者享有开发商告知房屋或土地是否设定抵押、明示相关法规和合同文本、规划设计变更通知、销售中介代理机构提供文件和说明真实情况以及逾期交付房屋事实的告知等权利。知情权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具
-
价格欺诈常见形式
-
价格欺诈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