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自主选择权 > 能不能开私家车去驾校练车

能不能开私家车去驾校练车

时间:2020-05-2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249
受够了驾校的严重拖延症,不想再听到驾校教练的各种粗口?近日公安部和交通部联合公布了驾照考试改革意见,会选择试点城市,开展不用驾校自学直考的驾照考试模式。

一、试点城市可用符合标准的私家车练车

《意见》指出,在部分有条件的城市,试点非经营性的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只要符合下面这些条件,就可以不去驾校,用私家车练车:

1、自学驾驶所用自备车辆,不得用于经营性的驾驶学习活动。

2、自学人员上道路学习驾驶前应到公安机关免费领取学车专用标识和学习驾驶证明。

3、自学人员在学习驾驶中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随车指导人员依法承担责任。按照严格管理、保障安全的要求,制定实施用于自学驾驶的车辆条件、随车指导人员条件以及训练路线时间划定、交通违法处理、事故责任认定、保险理赔等管理制度。

4、按照指定的路线、时间学习驾驶。

二、考试员责任重大,需小心谨慎

《意见》指出,凡是驾驶人取得驾驶证后三年内发生交通死亡事故并负主要以上责任的,倒查考试发证过程,发现考试员有参与伪造考试成绩、降低考试标准等违规问题的,取消其考试员资格,终身不得参与驾驶考试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驾校责任同样重大

《意见》指出,发现驾驶培训机构减少培训项目和学时、伪造或篡改培训系统数据、违规发放培训结业证书的,依法严肃查处,直至吊销经营许可。对驾驶培训机构及教练员组织或参与考试舞弊、以各种名目向学员索取财物的,依法从重处罚。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驾驶培训经营活动的,依法严肃查处。

四、政府和相关人员都不能开驾校

《意见》指出,任何国家机关以及驾驶培训和考试主管部门一律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驾驶培训机构;各地要组织开展集中清理,一旦发现有举办或参与举办的,要立即要求停办或退出,确保彻底脱钩。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及其配偶、子女不得以任何形式经营或参与经营驾驶培训机构。

五、驾校不再一次性预收全部费用,将计时培训计时收费

驾驶机构将实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学员学车不仅可以先培训后付费,还能自主预约培训时段、自主选择教练员、自主选择缴费方式。

六、考试不用总排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考场

国家将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社会考场,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使用社会考场。通过民间与政府的合力,彻底解决学车场地不够用这一老大难问题。

《意见》规定,建立统一的考试预约服务平台,提供互联网、电话、窗口等多种报考方式。考生完成培训后,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考试场地。

另外,考试费的收取也有所变化。现在,自主约考确定后才会收取考试费,你可以选择分科目或一次性全部缴纳考试费,最重要的是,支持网上支付。

七、场考、路考、理论可连续考,考生不再跑断腿

未来,我国将逐步推行场地驾驶和道路驾驶技能考试一次性预约、连续考试、减少考生往返次数。调整小型汽车夜间考试方式,可在日间采用模拟夜间灯光考试形式进行。所有科目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履行必要的手续后,应当在当日向考生发放机动车驾驶证。

所有科目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履行必要的手续后,应当在当日向考生发放机动车驾驶证。推行考试过程档案电子化,提高考试工作效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法律保护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经营者不得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行为,保护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基本权利,包括选择经营者、商品品种和服务方式等。但自主选择权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侵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义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消费者设立的九项权利,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等。这些权利涵盖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各项权益,包括人身财产安全、真实情况了解、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公平交易、获取赔偿、结社权、获得相关知识权以及受尊重权等

  • 商家强迫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

    商家强迫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不同法律条款,商家进行强迫交易可能会承担治安处罚或刑事责任。强迫交易行为包括滥用独占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利用特殊交易方式进行强迫交易等。情节较轻可能会被处以拘留或罚款,情节严重可能会被处以有期徒刑

  • 一、通过恐吓业主承揽工程

    李某等四人以装修公司名义与物业服务中心签订协议后,通过言语威胁、恐吓等手段强行向业主和装潢公司施工人员销售材料并承揽业务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认为应定强迫交易罪,因为其行为破坏了市场交易中的自愿、公平原则,侵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且强迫交易次数多、

  • 学校强制消费的处理途径
  • 强买强卖行为的法律后果
  • 父母赞助买车 离婚时咋分割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