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公平交易权 > 餐馆设置最低消费是否合法

餐馆设置最低消费是否合法

时间:2024-05-20 浏览:5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351
餐馆的霸王条款是最多的,例如开瓶费、餐具费等等。那么餐馆设置最低消费是否合法?我国法律对于最低消费有无明确的规定?下文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餐馆设置最低消费是否合法

依据法律规定,餐馆设置最低消费规定可能违法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对消费者作出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否则规定内容无效。因此,商家要求消费者支付最低消费额,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该规定应被视为无效。此外,《餐饮修理业价格行为规则》规定,经营者应以成本费加法定税金和合理利润为依据制定价格,应质价相符,不得强迫消费者接受其规定的价格。由此可见,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的规定,是经营者强迫消费者接受其规定价格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商务部发布了《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禁止餐馆设置最低消费

新规定禁止餐馆设置最低消费

商务部发布了《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对于违反该办法的餐饮经营者,根据法律法规及规章有规定的,商务主管部门可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罚;没有规定的,商务主管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改正。对于有违法所得的,可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1万元以下罚款;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该办法自2014年11月1日起生效。

《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规定

为规范餐饮服务经营活动,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的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餐饮服务经营活动,引导和促进餐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本办法的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餐饮经营活动。

第三条:商务部负责全国餐饮行业管理工作,制定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餐饮业行业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鼓励餐饮经营者发展特色餐饮、快餐、早餐、团膳、送餐等大众化餐饮,提供标准化菜品,方便消费者自主调味,发展可选套餐,提供小份菜。

第五条:餐饮行业协会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发挥行业自律、引导、服务作用,促进餐饮业行业标准的推广实施,指导企业做好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餐饮行业协会应通过制定行业公约等方式引导餐饮经营者节约资源、反对浪费。

第六条:餐饮经营者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积极贯彻国家和行业有关经营管理、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标准。

第七条:餐饮经营者应当做好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餐饮经营者应当建立节俭消费提醒提示制度,并在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贯彻节约用餐、文明用餐标准。

第八条:餐饮经营者应引导消费者餐前适量点餐,餐后主动帮助打包,对节约用餐的消费者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九条:餐饮经营者不得销售不符合国家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强制标准的食品。

第十条:餐饮经营者不得随意处置餐厨废弃物,应按规定由具备条件的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

第十一条:餐饮经营者所售食品或提供的服务项目标价,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

第十三条:提供外送服务的餐饮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服务流程,并明示提供外送服务的时间、外送范围以及收费标准;根据消费者的订单和食品安全的要求,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设备,按时、按质、按量送达消费者,并提供相应的单据。

第十四条:餐饮经营者开展促销活动的,应当明示促销内容,包括促销原因、促销方式、促销规则、促销期限、促销商品的范围,以及相关限制性条件。餐饮经营者应当在促销活动开始前做好原材料储备及服务准备工作,依照承诺履行相关义务。促销活动期间,餐饮经营者不得故意拖延提供相关商品或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降低商品质量或服务水平。

第十五条:餐饮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顾客投诉制度,明确具体部门或人员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投诉的受理、转交以及处理结果应当通知投诉者。

第十六条:餐饮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对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程序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及处理结果。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或委托相关机构建立经营者及其负责人、高层管理人员信用记录,将其纳入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并依法向社会公开严重违法失信行为。餐饮经营者及其负责人、高层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商务主管部门要求提供与餐饮经营相关的信用信息。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餐饮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及行政处罚情况进行汇总,建立不良记录档案,并可向社会公布。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餐饮行业开展反食品浪费相关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餐饮业行业统计工作。餐饮经营者应当按照商务主管部门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相关信息。

第二十条: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举报制度,设立、公布投诉电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有权向商务主管部门举报。商务主管部门接到举报后,对属于职责范围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决定;不属于职责范围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转交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处理过程中,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进行保密。

第二十一条:商务、价格等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餐饮业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对于餐饮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法律法规及规章有规定的,商务主管部门可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罚;没有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其中有违法所得的,可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1万元以下罚款;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商务、价格等主管部门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主要内容,但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内容依法不予公开。

第二十二条:商务、价格等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可依据本办法,结合本行政区域内餐饮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实施办法。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国化工昌邑石化加油站存在的问题

    中国化工昌邑石化加油站存在的问题,包括加油不开发票的情况。记者在两家加油站加油时均未收到正规发票,只能得到手写收据。加油站工作人员表示无法提供发票的原因在于公司没有发票和税务局不给提供。现场观察发现加油站车辆排队等待加油的现象普遍存在,且每天销售成品

  • 公平交易权的法律定义与保障

    公平交易权的法律定义与保障。公平交易权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的权利,包括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以及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公平交易具有公认性、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并以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和法规为标准。消费者在

  • 旅游消费的法律维权措施

    旅游消费中的法律维权措施。旅游者应注意认清旅游广告,避免选择非法经营的旅行社,确认旅行社资质,查看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同时,旅游者应认真阅读合同内容并保留好发票作为证据。维护自身权益是旅游者的必要行动。

  • 商家是否有权拒绝卖给顾客?

    商家在经营中是否有权拒绝向顾客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家有权拒绝强买强卖的行为,保障商业交易的自愿平等。同时,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等公平交易条件,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强制交易行为不仅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 我国电子商务消费者享有什么权利
  • 网购买到三无产品在哪里起诉
  • 车主又坐引擎盖维权,消费者维权的合法途径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