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其它消费者权利 > 消费维权欺诈消费者行为及具体表现形式

消费维权欺诈消费者行为及具体表现形式

时间:2020-05-25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498
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之后就需要进行维权,但是作为消费者还需要了解到欺诈消费者的一些行为以及具体的表现方式。在实际中,很多消费者对此都不清楚,需要做好相关的了解。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消费维权欺诈消费者行为及具体表现形式

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经营商品(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具体表现形式有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采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谎称是正品的;

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不以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对商品做虚假宣传的;

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预约条件提供商品的;

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以其他虑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相关知识:价格欺诈的赔偿标准

《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根据国家发改委出台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可认定为价格欺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因此价格欺诈的赔偿标准是三倍,不够500的要补足500。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侵犯知情权吗?侵犯了。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是否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经营者若未告知消费者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构成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可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需承担行政责任。对于严

  • 消费者投诉的应诉受理

    消费者投诉的应诉受理情况。其中规定了应受理的投诉类型,包括消费者受到损害、经营者未履行法定义务和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权益受损等投诉。同时,也明确了不予受理的投诉情形,如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纠纷、商品超过保修期和合格证期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酌情处理的情形,

  • 假一赔三规定的执行问题及解决方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假一赔三规定的执行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质量法中关于假冒伪劣产品的相关规定,重点阐述了生产销售领域和经营性服务活动中使用的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类型。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掺杂掺假行为的认定问题,包括法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 消费者的知情权
  • 虚假广告的法律定义及表现形式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