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所具有的及时性、灵活性及无偿性是消费者维权中所期盼的,人民调解与消费者维权融合具有现实的需要。
(一)人民调解弥补了法律的滞后性
任何法律都具有滞后性,而且随着现今科技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这种滞后性还会更加突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挂法律也不可避免存在此缺陷。人民调解以灵活方式寻求纠纷双方的平衡,可以最大限度兼顾现实需要与合理适度,可以在“法无明定”的情况下将纠纷化解。
(二)人民调能节约了消费者时间成本
在效率就是一切的当下,消费者诸多利益的实现与时效密不可分,无谓的消耗时间等于机会的丧失。面对繁琐的维权程序,消费者往往无力承担时间损耗。人民调解以其灵活性、及时性,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可以为维权者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
(三)人民调解减轻了消费者经济负担
人民调解是群众的自治组织,因此其调解没有任何费用,使得消费者能够轻装上阵。
(四)人民调解降低了举证门槛
在人民调解中,只要基本事实清楚即可进行调解,并由双方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调解协议。与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相比,对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均不做强制性要求,因此,对于欠缺一定专业知识且不具有雄厚财力的消费者而言,维权变得不再那样困难。
(一)协商和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的途径。
(二)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
消费者投诉时应注意四点:
1.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处理,一般按管辖范围受理;
2.是当消保委未能解决时,消费者可请消保委作损害鉴定,提供证据;
3.是消费者要尽快选择申诉或起诉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4.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向人民法院起诉都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
(三)行政申诉。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请求有关行政部门解决争议,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消费者决定申诉时,一般用书面形式,并载明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如与经营者达成和解,可撤回申诉,请求有关行政部门作出调解书。
(四)提请仲裁。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调解并作出判断或裁决。仲裁具有当事人程序简便、一裁终局、专家仲裁、费用较低、保守机密、相互感情影响小等特征。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当事人部分胜诉,由仲裁庭根据各方责任大小确定各自应承担的仲裁费用。
(五)提起诉讼。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消费者投诉的应诉受理情况。其中规定了应受理的投诉类型,包括消费者受到损害、经营者未履行法定义务和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权益受损等投诉。同时,也明确了不予受理的投诉情形,如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纠纷、商品超过保修期和合格证期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酌情处理的情形,
中秋购物时消费者如何面对月饼的质量问题并维护自身权益。建议消费者选择合法经营单位并仔细查看产品包装。在维权方面,消费者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以及提起诉讼。若涉及欺诈或健康损害,消费者可要求更高的赔偿
消费者的知情权,包括了解商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以及消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权益保护措施。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详尽的信息,并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法律规定了商品和服务应符合的标准和要求。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助于保护其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
实体店商家拒绝退货时,消费者应如何维权的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咨询和投诉消费者协会,寻求专业建议和帮助;如涉及商品质量问题,可委托鉴定人进行鉴定;若商家的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可依法提起诉讼。消费者协会应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并接受社会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