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其它消费者权利 > 消费维权欺诈消费者行为有哪些

消费维权欺诈消费者行为有哪些

时间:2024-03-21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537
我国建立了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严禁欺诈消费者的行为,那么消费维权欺诈消费者行为有哪些,关于消费维权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消费维权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消费维权:揭示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伪劣商品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二、虚假商品分量

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用的商品分量不足。

三、谎称次品为正品

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次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

四、欺诈性价格

以虚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诈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

五、虚假标记

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

六、欺骗性销售诱导

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

七、虚假演示和说明

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

八、虚假宣传

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

九、骗取预付款

骗取消费者预付款。

十、邮购欺诈

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

十一、虚假销售方式

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

十二、其他欺诈行为

其他虚假或者是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消费者维权:欺诈行为的赔偿

根据相关规定,经营者若提供欺诈行为的商品或服务,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消费者申诉:书面形式

消费者申诉应以书面形式提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收到申诉书后5日内,若认为申诉不符合规定,应书面通知申诉人。若申诉符合规定,应予以处理,申诉人需在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相关证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虚假标价

    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赠售和隐蔽价格附加条件等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如故意标注虚假价格、使用误导性文字和夸大的宣传语言、虚假的折扣信息以及隐藏附加条件等。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市

  • 产品召回的法律规定

    汽车产品召回的相关法律规定。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汽车产品相关活动的各方,制造商需履行召回义务并承担费用。当汽车产品存在缺陷时,需按照主动或指令召回程序要求组织召回。召回制度旨在保护消费者安全,促进企业发展,并维护我国消费者国际经济利益。

  • 消费者的索赔权益

    消费者的索赔权益,包括延时服务索赔、耽误使用索赔、免费赠品索赔和精神损失索赔等方面。消费者在遇到服务延误、产品不合格、赠品欺诈等问题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同时,文章还列举了消费者投诉不受理的几种情况,包括个人私下交易纠纷、商品保修期已过等情形。

  • 案情简介

    梁先生在小米公司官网购买手机后,因遇到手机自动重启、程序丢失等问题认为公司虚假宣传而将其告上法庭的案情。法官认为小米公司的广告虽然夸大效果但并不构成民事欺诈,实际交付的手机与广告宣传的配置一致,只是广告描述过于夸张。不当的广告宣传并不等同于欺诈行为,

  • 签署房屋买卖协议违约应承担赔偿责任
  • 消费欺诈的构成要素
  • 教育机构虚假承诺违反法律第几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