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如何进行消费维权
电子商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这一领域实际上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因此,电子商务法不妨吸取民商立法的精粹,将电子商务经营者行为的规范和监督作为立法的重中之重。
10月31日,时隔十个月后,电子商务法(草案)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相比一审稿,二审稿充分听取和采纳了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在打击假货、规范广告排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作了较大幅度的补充和完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已成功实现“弯道超车”,交易规模已稳居全球第一,目前商品网上零售额已经占到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但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今天,假冒伪劣横行、交易秩序混乱、消费者维权难、个人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通过立法规范电子商务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信息,成为电子商务立法过程中关注的焦点话题。
信用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
规范经营者行为是维持良好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础。电子商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这一领域实际上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法律草案里虽然提及了“有关部门”,但执法过程中也往往存在边界模糊等问题。因此,电子商务法不妨吸取民商立法的精粹,将电子商务经营者行为的规范和监督作为立法的重中之重。
比如,要明确规定经营者必须进行工商登记,特殊情况下不登记的,也要履行相应的备案等手续,确保出现问题时方便追溯追查;电子商务平台必须履行核验职责,不尽责的将承担连带责任等等。可以说,我们目前完全可以梳理出一些基本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基本行为规范,将其写入法律之中,有些领域尚难以达成共识的,也要预留出配套立法接口。
从现在的草案稿来看,经营者经营活动及相关行为的规范内容还不够健全和科学,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通过严格的行为规范封堵住经营者实施欺诈和逃避责任的通道,消费者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其次,还要把信用体系建设列为重中之重。电子商务交易具有一定的虚拟性特点。在这一虚拟世界里,人们往往无法确知对方的真实身份,甚至无法预期交易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因此,诚信是电子商务的灵魂,没有信用的支持,电子商务就不可能健康发展,甚至有可能逐渐由盛转衰。培育和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是我们国家电子商务长足发展的关键之一,是电子商务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但是,我们整个国家的信用体系尚不完善,在实体经济中,信用的短缺影响已非常严重,在电子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如果不完善,可能会引发灾难性后果。因此,电子商务法需要在这方面作出系统、明确、具体的规范。立法未必考虑设专门部门统筹电子信用评价,但一定不能仅作原则性规定。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的中联ZLJ5419Q50H浦沅全液压汽车起重机存在质量问题。投诉单位购买后不到一个月出现大量问题,经过多次维修仍未能完全修复,严重影响使用安全并造成经济损失。被投诉单位无视消费者权益,投诉人将依法维权
消费者投诉的应诉受理情况。其中规定了应受理的投诉类型,包括消费者受到损害、经营者未履行法定义务和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权益受损等投诉。同时,也明确了不予受理的投诉情形,如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纠纷、商品超过保修期和合格证期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酌情处理的情形,
加强消费维权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消费维权网络建设,重视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建立消费维权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加强行业管理和自律,发挥消费者组织作用,以及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等意见。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期间,国家工商总局推出的全新“12315”小程序如何助力消费者维权。小程序自1月9日上线以来,广泛应用于微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投诉、举报及查询维权知识的便捷途径。用户可通过小程序随时查看投诉举报的反馈进度,为原有电话服务体系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