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其它消费者权利 >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时间:2020-05-2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591
网购是现在最流行的购物方式了,现在的双11购物节的消费记录更是屡创新高,在网购中团购也是比较多的,往往团购比单独购买要便宜,但是其中也会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遭遇网购欺诈怎么维权

依据《消法》相关规定,可以在购买商品的7日内,申请无理由退货。如果能够举证商家欺诈行为成立,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或者属地工商所投诉。他们会在7日内出具《受理通知书》,并依法调查核实相应的情况,如确实构成欺诈,会主张权益。

依据《消法》相关规定,商家会给予3倍赔偿,3倍赔偿不足500元的,赔偿500元。同时,工商机关对商家欺诈消费者行为,可以依法予以立案调查。

网购欺诈案例

案例一:钟某于某网店相中天然珊瑚手链一条。网店对该手链的宣传信息为:产地意大利,材质珊瑚,证书国首……然而,钟某收货后却发现内外包装里没有产品合格证,生产厂家厂名,生产厂家地址等信息。钟某后投诉至电商平台,网店没有出示红珊瑚的合法来源证明等信息,也拒绝承认虚假宣传一事,更拒绝了7天无理由退货。经法院审理查明,该网店经领取有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准许其零售红珊瑚制品,但根据网店提供的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反映,该手链的红珊瑚原料来自日本。

案例二:某网店宣称618大促价,继续三天,三天后恢复原价”,胡某在该网店购买了衣服若干,三天后再次登录该网店发现,所购衣服的标价并未恢复原价。法院经审理认为,该网店宣称限时降价促销,但其后并未恢复原价,其谎称降价诱骗他人购买的行为构成价格欺诈,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网络价格欺诈3种呈现方式

1、虚构原价、专柜价等比价信息虚构原价是网络商家进行价格欺诈的最主要方式,占到涉及价格欺诈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的90%以上。

2、虚构商品的优惠幅度在网络购物中主要存在两种虚构商品优惠幅度的形式,一种是经营者虚构原价,主要是标高原价,然后声称现销售价格为原价的折,而实际上按照现售价所计算出来的原价高于商品原价;另外一种是成交价格并不是按照声称的优惠幅度计算得出,如某商品在销售页面上写明价格:196元买一送一5折包邮”,而成交价格却为99元,并没有达到其所声明的优惠幅度。

3、结算价格高于标示价格限时抢购、限量团购等促销方式为网络购物平台多见的促销方式,而以低价招徕消费者下单,在结算时以高于标示价格的价格结算,多发于前述形式的促销过程。

经营者一般以限时”、限量”为由,要求消费者在指定的时间内下单并完成支付。消费者从决定购买到支付货款的时间较短,且基于网络支付的便捷,消费者在结算支付中容易忽略结算价格与标示价格之间的差距,做出与真实意思表示不一致的购买决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投诉人: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的中联ZLJ5419Q50H浦沅全液压汽车起重机存在质量问题。投诉单位购买后不到一个月出现大量问题,经过多次维修仍未能完全修复,严重影响使用安全并造成经济损失。被投诉单位无视消费者权益,投诉人将依法维权

  • 消费者投诉的应诉受理

    消费者投诉的应诉受理情况。其中规定了应受理的投诉类型,包括消费者受到损害、经营者未履行法定义务和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权益受损等投诉。同时,也明确了不予受理的投诉情形,如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纠纷、商品超过保修期和合格证期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酌情处理的情形,

  • 关于加强消费维权工作的意见

    加强消费维权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消费维权网络建设,重视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建立消费维权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加强行业管理和自律,发挥消费者组织作用,以及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等意见。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12315小程序助力维权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期间,国家工商总局推出的全新“12315”小程序如何助力消费者维权。小程序自1月9日上线以来,广泛应用于微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投诉、举报及查询维权知识的便捷途径。用户可通过小程序随时查看投诉举报的反馈进度,为原有电话服务体系提

  • 消费者的知情权
  •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便利消费者送检消费争议商品的规定
  • 虚假广告的法律定义及表现形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