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应履行的告知义务是什么
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10种经营者的义务:
1、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2、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监督的义务;
3、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
4、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5、表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
6、出具购货凭证和服务单据的义务;
7、保证质量的义务;
8、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履行“三包”或其他责任的义务;
9、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单方作出对消费者不利规定的义务;
10、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
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特殊食品贮存业务的备案要求,强调了对受托方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审核及食品贮存、运输条件的符合性。同时,非食品生产经营者需履行备案义务,未按规定备案将受到相应处罚。另外,特殊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认定也十分重要,生产企业需建立相适应的
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包括质量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合同内容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补充协议。同时,文章还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如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以及经营者应保证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此外,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法律规定也被提及。
经营者应履行的告知义务,包括发现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时应立即向行政部门和消费者报告,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同时,还详述了经营者应遵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各项义务,如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义务、保障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真实信息提供的义务等。此外,还提到
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虚假宣传,包括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等。工商部门将按照一定流程处理投诉,并在必要时组织调解。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