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怎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消费纠纷
时间:2024-07-26 浏览:4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消费者在消费时碰到缺陷产品,不仅会有财产损失,还可能会造成人身损害。如果有消费者权益纠纷的,消费者是可以与经营者协商的,那么,消费者怎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消费纠纷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消费者维权的法律途径及程序
一、咨询法律法规,明确损害权益
在与经营者协商之前,消费者应该咨询或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新“三包”规定等,以明确经营者损害了自己的权益的方面。消费者需要了解是否应该退货、换物还是修理,并确定能够获得的赔偿金额。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可以带着相关法规、购物凭证、实物和发票等材料去找商场负责人,陈述自己购物及发现质量问题的经过,并依法提出自己的赔偿要求。最理想的情况是经过协商能够得到满意的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消费者可以寻求其他解决途径。
二、消费者协会调解
消费者协会调解是一种解决消费者争议的途径,前提是消费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后,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调解,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信函、面谈或互联网等方式进行投诉。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投诉内容都需要包括以下信息:投诉人的基本情况,被投诉方的基本情况,购买商品的详细信息,受损害的具体情况及与经营者交涉的经过,购物凭证和相关文件的复印件等。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以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通过行政程序解决争议。相比其他解决途径,申诉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消费者应根据商品和服务的性质,向相关职能的行政部门(如卫生部门、检验检疫部门、质量部门、工商部门、建设部门等)提出申诉。申诉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一式两份,并包括消费者的基本信息,被申诉人的信息,申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事实根据,以及申诉的日期。如果需要,消费者可以委托代理人进行申诉活动,但必须提交授权委托书。消费者向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后,如果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并达成协议,可以撤回申诉,请求行政部门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调解书。如果与经营者达成仲裁协议,可以撤回申诉,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如果消费者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可以撤回申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果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已经达成仲裁协议,则需要首先申请仲裁,不服裁决结果再提起诉讼。
四、提起民事诉讼
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审判。在我国,民事诉讼大致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消费者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人民法院只会受理符合以下条件的起诉: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告必须明确;起诉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案件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且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净水器冻裂责任认定及解决方式
净水器冻裂责任的认定以及解决产品质量纠纷的方式。根据国家规定,净水器冻裂责任由持有者承担,不属于保修范围。消费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产品质量纠纷,并有权要求生产者、销售者承担产品质量责任。面对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
旅游纠纷的定义和涵义
旅游纠纷的定义和涵义,介绍了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辅助服务者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旅游纠纷的五种解决方式: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和提起诉讼。同时,文章还提醒旅游者在遇到旅游纠纷时需要注意沟通和协商,并可选择适当的维
-
仲裁的适用范围及标准
仲裁的适用范围及标准。仲裁主要用于解决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适用范围基于平等主体和财产权益原则。仲裁适用于合同纠纷,包括多种合同类型;同时也适用于侵权纠纷,如房地产侵权、消费者权益纠纷等。不适用于仲裁的纠纷包括婚姻、收养、监护、继承等具有人身权
-
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及法律风险
个个人消费贷款存在的风险与法律风险。个人消费贷款存在的风险包括风险识别不准确、放弃零风险追求高利息、缺乏信用记录等。法律风险方面,个人信贷业务受到现实和潜在的法律风险制约,由于缺乏具体完善的法律法规,个人信贷消费活动中产生的纠纷和矛盾无法有效解决。因
-
网购价格交易纠纷的解决途径
-
消费维权协商和解的法律方法
-
租房纠纷可以找12315要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