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规定,旅游纠纷是指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之间因旅游发生的合同纠纷或者侵权纠纷。
根据本规定,“旅游经营者”是指以自己的名义经营旅游业务,向公众提供旅游服务的人。
“旅游辅助服务者”是指与旅游经营者存在合同关系,协助旅游经营者履行旅游合同义务,实际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服务的人。
本规定适用于旅游者在自行旅游过程中与旅游景点经营者因旅游发生的纠纷。
如果旅游经营者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对旅游者作出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责任,旅游者请求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认定该内容无效,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承担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由第三人承担责任;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未尽安全保障义务,旅游者请求其承担相应补充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对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旅游项目未履行告知、警示义务,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承担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但如果旅游者未按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的要求提供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并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不听从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的告知、警示,参加不适合自身条件的旅游活动,导致旅游过程中出现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承担责任,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除合同性质不宜转让或者合同另有约定之外,在旅游行程开始前的合理期间内,旅游者将其在旅游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让给第三人,请求确认转让合同效力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因此造成旅游经营者请求旅游者、第三人给付增加的费用或者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退还减少的费用,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旅游行程开始前或者进行中,旅游者单方解除合同,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退还尚未实际发生的费用,或者旅游经营者请求旅游者支付合理费用,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因旅游辅助服务者的原因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者选择请求旅游辅助服务者承担侵权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旅游经营者对旅游辅助服务者未尽谨慎选择义务,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承担相应补充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签订旅游合同的旅游经营者将其部分旅游业务委托给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经营者,因受托方未尽旅游合同义务,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受到损害,要求作出委托的旅游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旅游经营者委托除受托方以外的人从事旅游业务,发生旅游纠纷,旅游者起诉旅游经营者,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如果旅游经营者准许他人挂靠其名下从事旅游业务,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与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旅游经营者违反合同约定,擅自改变旅游行程、遗漏旅游景点、减少旅游服务项目、降低旅游服务标准等行为,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赔偿未完成约定旅游服务项目等合理费用,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旅游经营者提供服务时有欺诈行为,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双倍赔偿其遭受的损失,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旅游者在自行安排活动期间遭受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经营者未尽到必要的提示义务、救助义务,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承担相应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自行安排活动期间包括旅游经营者安排的在旅游行程中独立的自由活动期间、旅游者不参加旅游行程的活动期间以及旅游者经导游或者领队同意暂时离队的个人活动期间等。
如果旅游者在旅游行程中未经导游或者领队许可,故意脱离团队,遭受人身损害、财产损失,请求旅游经营者赔偿损失,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如果旅游者要求旅游经营者返还因拒绝旅游经营者安排的购物活动或者另行付费的项目被增收的费用,或者在同一旅游行程中旅游经营者提供相同服务,因旅游者的年龄、职业等差异而增收的费用,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旅游经营者因过错致其代办的手续、证件存在瑕疵,或者未尽妥善保管义务而遗失、毁损,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补办或者协助补办相关手续、证件并承担相应费用,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上述行为影响旅游行程,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退还尚未发生的费用、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旅游经营者事先设计,并以确定的总价提供交通、住宿、游览等一项或者多项服务,不提供导游和领队服务,由旅游者自行安排游览行程的旅游过程中,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合同约定,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承担相应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但如果旅游者在自行安排的旅游活动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求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承担责任,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消费者使用说明的法律规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消费者在使用商品时必须遵守使用说明以确保安全。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标准,规定了消费品使用说明的国家标准体系,包括八个标准,为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提供依据。同时,国家、消费者和生产者三方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受理投诉的原则和范围。消协依法受理消费者投诉并进行调查调解,遵循自愿、合法、合理、公正的基础。消费者投诉需提供证据,证明所受损害与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存在因果关系。投诉处理需遵守地域管辖责任分工、认真服务、无偿服务、舆论监督和一定受理范围的原则。投诉
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及法律依据,包括协商解决、投诉调解、行政申诉和提起诉讼等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调解、向行政部门申诉以及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同途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消费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实体店商家拒绝退货时,消费者应如何维权的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咨询和投诉消费者协会,寻求专业建议和帮助;如涉及商品质量问题,可委托鉴定人进行鉴定;若商家的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可依法提起诉讼。消费者协会应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并接受社会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