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和解定义和步骤
时间:2024-04-10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协商和解定义和步骤包括协商和解的步骤、协商和解应坚持协作和平等原则,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协商和解应坚持协作和平等原则的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
消费者与经营者的争议解决方式
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协商和解的方式来解决。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对消费者还是经营者来说,都是一种理想的途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可以通过协商和解、消费者协会调解、行政部门申诉、仲裁机构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
协商和解的步骤
在实践中,协商和解的步骤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点:
- 消费者收集相关证据,如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并找到经营者的负责人或主管部门,向其说明纠纷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 经营者评估消费者的要求,如果认为合理,接受消费者的意见和要求;如果认为要求过高,要求消费者降低要求。
- 双方通过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个双方都愿意接受的协议。
通过以上步骤,消费者和经营者可以解决争议,达成和解协议。
协商和解应坚持的原则
在进行协商和解时,消费者和经营者应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 协作原则:消费者和经营者应在融洽的气氛中,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弄清事实,分清责任,本着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精神,自愿地达成协议。
- 平等原则:消费者和经营者在协商和解时应保持平等地位,不允许任何一方凭借某种势力,以强凌弱,享有特权,获得不平等的利益。
消费者在协商和解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协商和解时,消费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如果经营者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协商和解,消费者应采取其他途径解决争议,如投诉、申诉、仲裁或起诉。
- 如果经营者的故意拖延和无理拒绝导致消费者财产损失扩大,经营者除了满足消费者正常要求外,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 如果经营者推卸责任,认为产品质量问题应由生产厂家解决,消费者应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并让销售者向生产厂家追偿。
- 消费者不应受到经营者店堂通知、声明、告示等无效规定的约束,应以法律规定为依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者使用说明的法律规定
消费者使用说明的法律规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消费者在使用商品时必须遵守使用说明以确保安全。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标准,规定了消费品使用说明的国家标准体系,包括八个标准,为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提供依据。同时,国家、消费者和生产者三方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
受理投诉原则
受理投诉的原则和范围。消协依法受理消费者投诉并进行调查调解,遵循自愿、合法、合理、公正的基础。消费者投诉需提供证据,证明所受损害与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存在因果关系。投诉处理需遵守地域管辖责任分工、认真服务、无偿服务、舆论监督和一定受理范围的原则。投诉
-
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及法律依据
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及法律依据,包括协商解决、投诉调解、行政申诉和提起诉讼等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调解、向行政部门申诉以及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同途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消费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
实体店商家拒绝退货,消费者应如何维权
实体店商家拒绝退货时,消费者应如何维权的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咨询和投诉消费者协会,寻求专业建议和帮助;如涉及商品质量问题,可委托鉴定人进行鉴定;若商家的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可依法提起诉讼。消费者协会应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并接受社会监
-
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历史和发展
-
摩托车商欺骗消费者怎么办
-
投诉不予受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