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与消费者的约定或承诺。
如果经营者与消费者有约定或承诺,并且该约定或承诺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并符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经营者应按照约定或承诺履行。如果约定或承诺的内容不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并且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经营者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
如果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仍可能对人身或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应立即停止销售尚未售出的商品或停止提供服务,并向工商行政管理等相关行政部门报告。对已销售的商品或已提供的服务,除报告相关行政部门外,还应通过公共媒体、店堂告示、电话、传真、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通知消费者,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如果经营者不履行上述义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在职权范围内责令其改正,并在市场主体信用监管信息中记录。
经营者制定的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示中不得含有以下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内容:
如果经营者的格式合同、通知、声明或店堂告示中含有上述内容,或减轻、免除其应承担的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民事责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责令其改正,并在市场主体信用监管信息中记录。
房地产行业中虚假广告的问题。调查表明,消费者对房地产广告的真实性质疑严重,虚假广告表现多样。要追究开发商的责任,需要满足广告内容虚假、购房者受欺骗和误导、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以及因果关系等条件。
陕西省各市消费者投诉协会的电话及联系地址信息。文章列出了陕西省不同地区消费者投诉协会的联系电话和地址,以便消费者在被侵权时能够及时联系并维护自己的权益。
保健食品非法宣传的陷阱以及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的事项。部分非法宣传陷阱包括夸大功效、举办健康讲座诱导消费者、通过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虚构权威证明等。消费者应注意认准保健食品的标识和确认保健功能,并注意产品的禁忌,警惕宣传用语是否夸大或虚假。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第一款中关于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的公平交易条件,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当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受到侵害时,他们可以要求经营者纠正错误并依法获得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