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通用名称是一种规范化的称谓,用于区分不同药品,并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根据现行药品管理制度,任何具备药品生产资质的主体都可以申请使用已经颁布的药品标准来仿制相同药品,但只能使用原药品标准中确定的药品通用名称。
药品通用名称在药品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上必须使用,以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理解和识别药品。然而,由于某些化学药品的通用名称较长且晦涩难懂,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商品名来区分不同药品和药品的来源。一些药品生产企业为了宣传需要,有意弱化药品通用名称,强化药品的商品名,导致商品名实际上起到区分药品来源和商标的作用。这种商标化和商标药名化的现象可能导致商品名被抢注为商标,引发各类纠纷。
我国的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并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商品通用名称”。根据法律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约定俗成的原则,可以认定某一名称为商品通用名称。如果某一名称能够普遍指代一类商品,那么该名称应被认定为约定俗成的通用名称。此外,如果某一名称被专业工具书、辞典列为商品名称,也可以作为认定约定俗成的通用名称的参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人民法院在审查判断诉争商标是否属于通用名称时,通常以商标注册申请时的事实状态为准。如果在申请时该商标不属于通用名称,但在核准注册时已经成为通用名称,仍应认定其属于该商品的通用名称。相反,如果在申请时该商标属于通用名称,但在核准注册时已经不再是通用名称,不影响其取得注册。
目前,我国的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注册标准及药品试行标准。这些标准中收载的药品名称均为药品的通用名称。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和内容。该程序旨在保障药品经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各环节质量并行使否决权。否决方式包括口头批评、限期整改通知单等多种形式。该程序对于提高药品
公司中第一责任人的定义及其职责。第一责任人包括部门员工和部门负责人,需记录投诉者的信息并及时上报。公司设立产品质量投诉处理小组,由质管部、生产部、销售片区负责人组成,负责处理投诉事件。处理投诉时需分析原因、沟通并坚持原则,处理方式包括赔礼道歉、赠送产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实施细节。标准必须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针对生产、流通、使用环节考察影响因素,并加强对药品内在质量的控制。同时,文章介绍了药品命名的原则,包括法定的名称、读音清晰易辨、显示药效关系等,以及药品性状的描述方
产品质量认证的定义和种类。产品质量认证分为强制认证和自愿认证,其中安全认证属于强制认证,旨在验证产品保障人身安全和环保性能;合格认证则属于自愿认证,是对商品全部性能的综合质量认证。企业通过产品质量认证能提升产品竞争力,保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