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标准 > 怎样分辨假冒伪劣商品

怎样分辨假冒伪劣商品

时间:2024-01-2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781
鉴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包括通过感官品评或其他简易手段进行鉴别、对商品商标标识及其包装、装潢等特殊标志真伪进行鉴别等,假冒商标的印刷疵点特征详细的内容请阅读下文。

如何鉴别假冒伪劣商品

一、几种主要鉴别方法

1. 对商品商标标识及其包装、装潢等特殊标志真伪进行鉴别。

2. 通过感官品评或其他简易手段进行鉴别。

3. 按照国家标准对商品理化、卫生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4. 利用本部门的专业特长,特别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对本企业或行业生产或经销的商品进行鉴别。

二、要点

1. 认准商标标识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假冒伪劣商品一般都是假冒名优商品。要认准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商标,商标标识周围应有“注册商标”、“注”或“?”等字样。真品商标印刷质量好,纸质优良,印刷精美,图案清晰,色泽鲜艳、光亮,烫金精细。而假冒商标则印刷质量差,纸质较低,印刷粗糙,图案模糊,色彩不明确,无防伪标记。

2. 查看商品标识

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商品的标识应符合一些要求,如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产品规格、等级、成分名称和含量等。假冒伪劣商品的标识往往不完整或乱写,甚至假冒优质奖标记。

3. 检验商品特有标记

一些名优商品在特定部位有特殊标记,如自行车上的标记、烟酒包装上的凹版印刷等。通过观察和触摸这些特殊标记,可以鉴别真伪。

4. 检查商品生产厂名

一些传统名优商品只有一个正宗厂家,要认准厂名。如果厂名不符合正宗商品的厂家,很可能是冒牌货。

5. 检查商品包装

名优产品包装质量好,装潢规范,图案清晰,形象逼真。而假冒伪劣商品的包装通常粗糙,图案模糊,色彩陈旧,材质差。可以通过对比真假商品的包装来鉴别。

6. 检查液体商品的透明度

除了黄酒和药酒,其他酒类在常温下应为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或沉淀。乳剂农药也不应分层或沉淀。

7. 观察商品的色泽

农作物的种子和谷物应有新鲜的颜色和光泽,肉类应鲜艳有光泽。劣质商品的颜色和光泽通常较差。

8. 检查商品的烧灼情况

粉剂农药点燃后应冒白烟,而假农药则会冒浓黑烟。香烟烟支点燃后应能自燃40mm以上,否则可能是受潮或质量差。

9. 检查商品的发霉、潮湿、杂质、结晶、形状、结构等情况。

10. 触摸商品的手感

种子和农作物应触感光滑顶手,插入时阻力小。香烟烟支应触感有弹性,如果感觉松软或容易弯曲,则可能是受潮或干燥。

11. 听商品的声音

罐头有漏听或胖听的不应食用。香烟和商品包装应有相应的声音,如果声音异常则可能是假冒。

12. 闻商品的气味

食品、药品和马口铁罐头不应有异味,香烟不应有苦味、辣味或霉味。假冒商品往往有特殊气味。

13. 尝商品的味道

名牌香烟应有醇正的气味和舒适的口感,名酒应有突出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而假冒商品的味道通常不纯正或淡薄。

14. 检查商品的供货渠道

一些商品只能由特定部门经销,要注意商品的供货渠道是否合法。

15. 检查商品的认证标志

一些商品有特定的认证标志,如进口彩电上的商检安全标志和成标志。通过观察和比较这些标志的细节,可以鉴别真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食品安全认证标准的形成过程

    国家食品安全认证标准的形成过程,食品安全认证的定义和目的,以及ISO2标准的介绍和特点。建立基于ISO2标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并满足顾客要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食品安全法中的三种特殊民事责任,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责任

  • 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赔偿规定

    食品安全法第96条关于生产和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赔偿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返还价款并获得十倍赔偿。为了认定销售者是否具有“明知”的主观过错,需要考虑销售者是否履行了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过程中的注意义务。此规定体现了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严厉

  • 伪劣商品的识别方法

    识别伪劣商品的几种方法。首先通过商标标志识别,了解商标知识可轻松识别冒牌商品。其次,观察外观质量,伪劣商品往往工艺质量低劣。另外,一些商品具有特有标记也可用于识别。消费者应注意出售者的警惕性,对经销伪劣商品的企业要严厉处罚。

  • 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赔偿

    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赔偿问题。《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了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销售者需承担的责任和赔偿标准。文章重点阐述了如何认定销售者的“明知”主观过错行为,包括不作为过错和作为过错两个方面,并列举了相应的具体表现。此外,还提及

  • 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纠纷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 食品安全问题对企业的影响
  • 恶意赔偿请求的合理范围及处理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