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认证与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主要是:
(1)认证的对象不是企业的质量体系,而是企业生产的某一产品;
(2)认证依据的标准不是质量管理标准,而是相关的产品标准;
(3)认证的结论不是证明企业质量体系是否符合质量管理标准,而是证明产品是否符合产品标准。
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符合认证标准的产品颁发认证标志,便于消费者识别,也有利于提高经认证合格的企业和产品的市场信誉,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以激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同时,由作为第三方的认证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认证,已成为许多国家保证产品质量的一种普遍做法。经过质量认证的产品可以方便地进入国际市场,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产品质量认证的依据和分类。一般产品以国际水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认证依据,如有需要可制定补充技术要求。名、特、优产品则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确认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为依据。加入国际认证组织的认证机构应以国际认证组织公布的标准为依据。根据与国外认证机构签订
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的相关内容。技术法规涉及产品特性和相关工艺、生产方法的规定,具有强制性,主要关注国家安全、产品安全等。技术标准则是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影响国际贸易。合格评定程序用于确定产品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要求,包
产品质量认证的定义和种类。产品质量认证分为强制认证和自愿认证,其中安全认证属于强制认证,旨在验证产品保障人身安全和环保性能;合格认证则属于自愿认证,是对商品全部性能的综合质量认证。企业通过产品质量认证能提升产品竞争力,保护消费者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对经营者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虚假表示的行为进行处罚。对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