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食品不是法律概念。“三无”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以及无生产厂名称。
相关法律依据可参考如下条款:
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一条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根据不同产品分别按照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清楚,容易辨识。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
产品质量法
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第三十条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第三十七条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质量检验制度,包括检验标准、检验类别、检验方法以及质量奖罚等方面的内容。在检验类别上,包括进料检验、工序检验和成品检验三种。在检验方法上,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制度。同时,还提到了产品签样制度和质量奖罚规定。通过该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
问题奶粉对婴幼儿健康的威胁及现行产品检验制度的不足。针对此,提出了建立免费质量检验制度的建议,包括鼓励消费者举报、设立专家评估组、追踪检验可疑物质、责任与费用分担、法规修订等方面,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婴幼儿的健康。
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其中详细说明了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的申请人和不受理情况,明确了质检机构和质量鉴定组织单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文章旨在加强对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工作的管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中国实施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师制度的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对职业资格的统一管理,我国需要建立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借鉴国际经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进行改革,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少数人员外,地方政府和各部门不得自行设置职业资格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