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检验的依据有哪些
 时间:2024-09-25 浏览:5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产品质量检验依据及相关法律规定
第一条 产品质量检验的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制定了本办法。
第二条 质监部门对检验机构工作质量的考核评价
省级质监部门对检验机构的工作质量以及其相关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检验机构工作质量包括抽样、样品管理、检验、检验结果确认、异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检验机构其他相关情况包括抽查和许可工作中是否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等。
第三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工作质量分类评价细则
质检总局制订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工作质量分类评价细则》(以下简称《评价细则》)。
第四条 检验机构工作质量的分类
根据考核结果,承担抽查和许可工作的检验机构工作质量由高到低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四个类别。考核评价结果为100分以上(含100分)的确定为Ⅰ类检验机构,考核评价结果为96-100分(含96分)的确定为Ⅱ类检验机构,考核评价结果为80-96分(含80分)的确定为Ⅲ类检验机构,考核评价结果为80分以下的确定为Ⅳ类检验机构。
第五条 首次承担抽查和许可工作的检验机构的评定
首次承担抽查和许可工作的检验机构可通过对其工作状况进行考察和书面材料的审查,确定是否委托抽查和许可工作,不进行本办法规定的考核评价。
第六条 降为Ⅳ类检验机构的情况
承担抽查和许可工作的检验机构存在以下问题之一的,一律评为Ⅳ类检验机构或者降为Ⅳ类检验机构:1. 上一年度由于抽查和许可工作质量差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2. 上一年度抽查和许可工作存在超范围检验、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等违规违纪行为的;3. 分包抽查和许可工作任务的;4. 擅自租借其他单位检测设备开展抽查和许可工作的;5. 无故不参加抽查和许可工作比对检验或三年内比对检验结果累计出现三次以上离群的;6. 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其他严重质量问题的。       
 
  
 延伸阅读
 
  
  
    
   -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质量检验制度 质量检验制度,包括检验标准、检验类别、检验方法以及质量奖罚等方面的内容。在检验类别上,包括进料检验、工序检验和成品检验三种。在检验方法上,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制度。同时,还提到了产品签样制度和质量奖罚规定。通过该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 
- 
 	   建议建立免费质量检验制度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问题奶粉对婴幼儿健康的威胁及现行产品检验制度的不足。针对此,提出了建立免费质量检验制度的建议,包括鼓励消费者举报、设立专家评估组、追踪检验可疑物质、责任与费用分担、法规修订等方面,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婴幼儿的健康。 
- 
 	   我国实施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师制度的原因 中国实施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师制度的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对职业资格的统一管理,我国需要建立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借鉴国际经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进行改革,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少数人员外,地方政府和各部门不得自行设置职业资格准入。 
- 
 	   产品质量检验程序详解 产品验证的主要内容及产品质量检验程序的详细步骤。产品验证包括查验质量凭证、技术文件的正确有效性及产品的复核检验。检验程序由计划编制、任务下达、抽样工作、检验工作、检验结论的告知和认可以及样品的处理等环节构成。整个过程需确保公正、科学、准确和时效,承检 
- 
 	 法律规定必须标注的信息有哪些
   
- 
 	 产品质量检验的目的是什么呢
   
- 
 	 产品质量检验规程有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