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是指经营同类药品、使用统一商号的多个门店,在同一总部的管理下,采取统一采购配送、统一质量标准、采购同销售分离、实行规模化管理经营的组织形式。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由总部、配送中心和多个门店构成。总部是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配送中心是连锁企业的物流机构,门店是连锁企业的基础,负责日常零售业务。在跨地域开办时,还可以设立分部。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必须是企业法人。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必须按照程序通过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并取得《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门店必须通过地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并取得《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
总部必须具备采购配送、财务管理、质量管理、教育培训等职能。总部的质量管理人员及机构必须符合药品批发同规模企业的标准。
配送中心必须具备进货、验收、贮存、养护、出库复核、运输、送货等职能。配送中心的质量管理人员、机构及设施设备条件必须符合药品批发同规模企业的标准。配送中心只能向该连锁企业内的门店进行配送,不得对外部进行批发、零售。
门店必须按照总部的制度、规范要求,承担日常药品零售业务。门店的质量管理人员必须符合同规模药店质量管理人员的标准。门店不得自行采购药品。
直接从工厂购进药品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必须设立化验室。化验室人员、设备等条件必须符合药品批发同规模企业的标准。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在其他商业企业或宾馆、机场等服务场所设立的柜台,只能销售乙类非处方药。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必须通过GSP认证,才能跨地域开办药品零售连锁分部或门店。
跨地域开办的药品零售连锁分部由配送中心和多个门店构成。
如果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具备跨地域配送能力,该企业可以跨地域设门店。
跨地域开办的药品连锁经营企业必须由所跨地域的上一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开办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基础上进行审查,并在同意后通知开办地发放《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
开办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查工作中必须严格掌握开办条件,不允许放宽条件审查和超越条件卡、克。审查工作必须在15日内完成并上报审查结果。
本规定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
假冒食品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法的问题。依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掺假食品的违法行为属于违法,需承担相应责任。具体处罚措施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食品、添加剂,并罚款。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多种情况,如生产经营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等。除了上述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和内容。该程序旨在保障药品经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各环节质量并行使否决权。否决方式包括口头批评、限期整改通知单等多种形式。该程序对于提高药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概念、标志、认证机构、运作模式、市场定位及认证程序。无公害农产品注重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绿色食品则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安全、优质、营养。认证程序包括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等环节。
在没有注册商标的情况下开展连锁加盟,其行为违反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强制性规定。本条例所称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