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违法征地 > 政府疏忽没有送达事隔一年告你还有效吗

政府疏忽没有送达事隔一年告你还有效吗

时间:2024-02-23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23
[案情]

申请人与第三人对80.9亩山林的权属发生纠纷

背景

申请人某县城日镇竹叶村委会与第三人客阳村委会就两村交界处的80.9亩山林的所有权发生争议。双方均主张该山林应归自己所有。

权属确权申请

申请人于1998年向某县政府申请对该80.9亩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确权。2000年9月6日,县政府作出《处理决定》,将争议地内10.7亩林地划归申请人所有,其余归第三人所有。

处理决定的送达问题

2000年9月8日,县政府工作人员将《处理决定》送到客阳村委会,并通知申请人竹叶村村长刘某到场。刘某看过《处理决定》后,拒绝在送达回证上签字。随后,经办人将《处理决定》送到镇政府办公室,由该镇办公室干部卜某在送达回证上签收,并要求通知刘某到镇办公室领取。然而,卜某未能将《处理决定》送达给申请人,直至2001年7月23日,《处理决定》仍保存在镇档案室。

行政复议立案受理问题

关于该案是否能够进行行政复议立案的问题,行政复议机关工作人员存在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申请人在2001年7月19日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距离县政府作出《处理决定》已经近一年,超过法定的60日申请期限,因此,申请人已经丧失了申请复议的权利。此外,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刘某在《处理决定》送达时在场,并看过了其内容。尽管刘某不同意在送达回证上签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知道县政府作出《处理决定》的事实和内容。相反,刘某的拒签表明他知道处理决定的内容并对政府的裁定不满意。因此,根据法律,应当认定在2000年9月8日县政府送达《处理决定》时,申请人已经知晓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如对该决定不满意,应在60日内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否则视为放弃权利。

另一种意见认为,县政府的《处理决定》必须送达当事人才能发生法律效力。根据《行政复议法》第40条的规定,法律文书的送达应按照民事诉讼法关于送达的规定执行。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未签收《处理决定》,申请人始终未持有县政府的《处理决定》,因此不能认定申请人已经收到被申请人的处理决定。即使事隔一年,申请人仍然享有申请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也应当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予以立案受理。

评析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9条的规定,申请人必须在知道县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否则将失去向上一级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因此,本案中申请人何时“知道”了县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是案件受理的关键。而县政府的文书送达时间是判断申请人“知道”的关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根据本案情况,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刘某虽然看过《处理决定》的内容,但他不同意在送达回证上签字。只要刘某未在《处理决定》的送达回证上签名确认,未记明签收日期,就不符合诉讼文书送达的法定条件,从法律上不能认定该法律文书已经送达,应当采取其他方式进行送达。

本案中委托送达也无效。虽然受委托人卜某可以将《处理决定》有效送达给申请人,但由于卜某工作疏忽,未能将《处理决定》送达给申请人,直至2001年6月28日,《处理决定》仍保存在镇档案室。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处理决定》未按法定要求采取任何有效的送达方式送达给申请人。申请人未能在法定的60日内接到县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后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并非其过错,而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过错。因此,既然县政府未将《处理决定》送达给申请人,申请人当然依法享有在接到该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市政府申请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也应当依法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以确保当事人在行政机关作出一系列行政救济途径后能够得到合法的保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批先占:是否合法?如何维权

    关于未批先占行为的问题,首先阐述这种行为在法律上的性质及其可能的法律风险。接着介绍了如何识别这种侵权行为,以及被侵权者应采取何种维权途径和策略。包括法律救济手段,行政途径等维权渠道以及常见的证据收集和应对策略等细节问题。提醒人们要重视自身的合法权益,

  • 以租代征行为的法律分析

    “以租代征”行为的法律分析。该行为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扩大建设用地规模。文章指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土地法律法规,违背土地管理和国家长远利益。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申请使用国有土地,涉及农用地

  • 行政强制拆迁的合法性要件

    行政强制拆迁的合法性要件,强调其目的必须出于公共利益考虑。公益项目包括国防、公共交通等公共建设项目。拆迁人需遵守合同法规定,公平合理补偿产权人。商业性开发项目中,政府不应过多干预,不能使用行政强制手段实施拆迁。

  • 农民状告政府违法征地相关法律依据

    中国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农民状告政府违法征地的法律依据。包括国家依法征收土地的原则、耕地保护政策、征地审批权限、征地补偿标准、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以及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公告和补偿费标准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广东省实施土地管理法的具体办法和标准。

  • 非法征地的法律责任与追究
  • 房地产公司拆迁补偿费的核算方法
  • 如何举报政府违法征地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