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销售者虚假降价会受到哪些处罚

销售者虚假降价会受到哪些处罚

时间:2024-01-29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381
销售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谋取不正当利益,会被没收违法所得,接受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被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价格法中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以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种行为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原则,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二、低于成本价格倾销

除了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情况下,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以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此举不仅会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还会损害国家利益或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哄抬价格

经营者不得捏造或散布涨价信息,以哄抬价格并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这种行为会误导消费者,导致商品价格的不合理上涨。

四、虚假价格手段

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这种行为违背了交易的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对不正当价格行为的处罚

根据《价格法》第四十条规定,对于有上述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经营者,应当责令改正,并可以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给予警告,并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如果有其他法律对这些行为的处罚及处罚机关有规定,可以依照相关法律执行。

如果属于全国性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认定;如果属于省及省以下区域性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认定。

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除了上述列举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外,《价格法》还规定了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包括:

五、价格歧视

经营者不得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即提供相同商品或服务时,对不同的经营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六、等级压低或抬高

经营者不得采取抬高等级或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以变相提高或压低价格。

七、牟取暴利

经营者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

八、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法律和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也应当受到限制和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伪劣商品的识别方法

    识别伪劣商品的几种方法。首先通过商标标志识别,了解商标知识可轻松识别冒牌商品。其次,观察外观质量,伪劣商品往往工艺质量低劣。另外,一些商品具有特有标记也可用于识别。消费者应注意出售者的警惕性,对经销伪劣商品的企业要严厉处罚。

  •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根据《新广告法》相关规定,发布虚假广告属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可责令停止发布并罚款。罚款金额根据广告费用计算情况而定,严重情况可吊销执照。涉及犯罪将追究刑责。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需承担

  • 实体店退换货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实体店退换货的具体法律规定。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的商品,若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约定,可依法进行退换货。对于网络等销售的商品,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也可无理由退货。同时,消费者协会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依

  • 买到过期食品的赔偿方式

    买到过期食品的赔偿方式和经营者违法行为的处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若经营者明知商品缺陷仍提供,导致严重后果,受害人可要求赔偿损失和惩罚性赔偿。经营者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包括警告、没收

  • 如何避免校园高利贷
  • 女子遭遇联通套餐降费难,运营商有什么行政处罚
  • 双十一卖家虚假活动怎么赔偿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