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5日,韩先生在某公司经营的“旅行网”下单购买机票。网页订单显示该机票信息为:大理→昆明单程;日期2015年9月3日,包含50元民航发展基金在内总金额为人民币920元。韩先生如数支付上述款项,后通过该张机票承运人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查询得知,这张机票航程包括“大理→昆明→丽江”。
载明这张机票包括9月3日大理至昆明以及9月7日昆明至丽江两个航段;票价840元,民航发展基金100元,合计940元;不-得签转、退改。看到自己订的单程机票莫名其妙变成了联程机票,韩先生当即联系公司交涉,双方协商未成。
2015年9月3日,韩先生搭乘预订的航班出发。一个多月后,韩先生发现该航空公司已开具《电子退款单》,载明涉案机票已使用航段为大理至昆明;已使用航段金额570元(含税);退票航程昆明至丽江,应退票款320元,应退税费50元;退款原因为自愿退款。而韩先生本人从未提出过退票申请,也未收到过相应退票款。
韩先生将携程公司告上法庭,请求判令某公司退还退票费320元并赔偿三倍机票款2760元,并要求其公司就其欺诈行为书面赔礼道歉。
某公司获利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来源于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多支付的价款。其公司的行为构成欺诈,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而且还扰乱了民航客运正常的售票秩序,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实体店退换货的具体法律规定。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的商品,若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约定,可依法进行退换货。对于网络等销售的商品,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也可无理由退货。同时,消费者协会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依
黄河三角洲消费维权联盟的正式成立。该联盟由淄博、东营等6市的消费者协会共同发起,旨在促进“黄三角”消费维权工作与环渤海消费维权工作的对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联盟将共享消费信息和消保资源,方便处理消费纠纷,推动经济联动发展和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同时,
国家工商总局将制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相关内容。会议指出将加强消费维权制度化建设,完善相关法规规章,并推动地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同时,为保障商品和服务质量,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从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集中执法力量、严厉查处侵害消费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如果双十一卖家存在虚假活动,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款并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3倍,最低为500元。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商家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将受到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