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外卖食品出问题该怎么维权

外卖食品出问题该怎么维权

时间:2024-09-12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537
现在流行网络订餐,不出门不煮饭便可享尽天下“美食”。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承担的高风险,万一吃坏了肚子,瘦了几斤,那得怎么办啊?不小心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我们该怎么维权?下面就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外卖食品出问题的维权方式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网络外卖的法律保护

根据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当消费者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购买食品时,如果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要求入网的食品经营者进行赔偿。如果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无法提供入网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那么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就需要提供赔偿。如果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做出了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那么他们必须履行这些承诺。因此,消费者可以通过要求入网食品经营者赔偿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选择通过法律诉讼等途径来维权。

地方出台的新规

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关于外卖包装的规定。比如,北京、四川、福建等地要求在外卖包装上标明食品烹饪时间和安全食用时限。而上海、浙江、辽宁等地则相对宽松,只是“鼓励或建议”在包装上加贴封签,标示食品加工时间和消费时限。根据《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暂行)》,从事网络订餐服务的食品经营者必须在食品包装上加贴封签,标示食品加工制作时间和消费时限,并提醒消费者尽快食用,避免长时间存放。另外,为了防范“黑作坊”,上海、北京、福建等地除了要求第三方平台审核入网食品经营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资质外,还要求第三方平台在网站上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相关信息。北京规定,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必须对申请进入平台的食品经营者资质进行审查和登记,并及时更新经营者的身份证明、食品经营许可等资质证明材料,并在其从事经营活动的主页面醒目位置公示相关信息。上海、北京等地还要求送餐人员取得健康证明。美团、到家美食会表示,配送人员必须接受体检,并在拿到健康证之后才能上岗,这是一项硬性规定。

网络外卖问题的维权途径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如果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经营者明知道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除了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生产者或经营者支付价款的十倍或者损失的三倍作为赔偿金。如果增加的赔偿金额不足一千元,那么赔偿金将为一千元。作为消费者,应当提供充足的证据来证明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比如在外卖食品中发现虫子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物质。如果消费者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商家和平台不予处理,考虑到起诉至法院的成本过高,可以选择向工商、食药监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公布本部门的电子邮件地址或电话,接受咨询、投诉、举报。一旦接到咨询、投诉、举报,对于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受理并在法定期限内及时答复、核实、处理;对于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移交给有权处理的部门,并书面通知咨询、投诉、举报人。

正确的外卖订餐方式

1、选择合法正规的供餐单位订餐

在订餐之前,消费者应当仔细查看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上的入网餐饮服务单位是否具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并查看相关证照的信息,如经营范围、经营地址和联系电话等。消费者应当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入网餐饮服务单位进行订餐,切勿向无证无照、证照信息不全或与实际经营范围、经营地址不符的非法供餐者订餐。

2、选择距离较近且能够短时间送达的供餐单位订餐

消费者应当选择能够在食品加工完成后2小时内送达并食用的入网餐饮服务单位进行订餐。在收到外卖送餐后,消费者首先要检查餐食包装是否完好、清洁,所配送的餐食是否与订购的餐品一致;其次要当面检查餐食是否受到污染或者变质,如果发现餐食变质或者受到污染,应当拒收;最后,在确认无误后要及时食用,避免长时间存放。

3、避免订购高风险食品

消费者应当避免选择冷菜、生食、冷加工糕点、预拌色拉、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食品。

4、保留相关消费凭证并及时举报问题

如果发现问题,消费者可以拨打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12331”,只要能够提供商家的具体位置和名称,就可以进行投诉并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认定标准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其认定标准。商场搜身行为是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典型案例,必须具备违法性,不得拘禁自然人身体自由。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还包括非法妨害行动、妨害公路通行、侵害通信自由和非法强制医疗等。遇到类似情况,建议消费者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 耐用品问题责任承担的规定

    新《消法》中关于耐用品问题责任承担的规定。新规定减轻了消费者的举证责任,规定经营者须承担瑕疵的举证责任,以解决消费者维权难题,减少鉴定难题和成本高等问题,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 消费维权的困难性原因

    消费维权困难性的原因,包括消费者自身原因、经营者原因和政府原因。消费者作为个体在消费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面对商家和企业的财力和物力优势,以及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另外,政府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和力度不足也让维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商家的不正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维权资格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维权资格,包括九项基本权利,如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权、自主选择权等。同时,也强调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滥用权利,尊重经营者的劳动和服务。

  • 消费维权协商和解的法律方法
  • 消费维权官司的诉讼时效
  • 超市销售过期商品的法律责任及消费者维权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