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争议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
时间:2024-04-17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消费者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如果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消费者争议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的方式解决。那么,消费者权益争议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民事责任
一般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除非另有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 商品存在缺陷;
- 未在出售商品时说明其不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
- 未符合商品标准;
- 未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 销售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
- 销售商品数量不足;
- 服务内容和费用违反约定;
- 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
- 其他依法规定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
当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同时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普通民事法律的民事责任要件时,消费者有权选择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请求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政责任
应承担行政责任的情形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经营者应承担行政责任:
- 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
- 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 销售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
- 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 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
- 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 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
- 侵犯消费者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
- 其他依法规定应予以处罚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刑事责任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行为构成犯罪:
-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受伤、残疾、死亡;
- 以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包庇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于以上行为,将根据情节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买受人违约责任的特殊性
买受人违约责任的特殊性,其主要涉及拍卖活动中的多方主体。买受人的违约责任仅限于与特定拍卖人之间的关系,遵循严格责任原则。对于违约金与保证金的适用,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之一来追究违约责任。相关法规规定了违约责任的多种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
-
赠品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赠品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问题。商家承诺的赠品是购物合同中的一项条款,商家需按约定提供赠品并保证质量。如赠品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应承担“三包”责任。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采取措施维护权益。商家的赠品行为是附条件赠与行为,如商场违约需承担侵权责任。
-
明确7种情形认定公证机构有过错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公证活动的若干规定,明确了公证机构在七种情形下的过错认定标准,包括出具不真实、不合法公证书等。同时规定了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公证的责任承担方式。该规定为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公证的民事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规范了公证制度,有利于预
-
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同时,以违反默示担保、明示担保和产品质量缺陷作为承担产品责任的依据。具体探讨了违约责任的构成条件和承担方式,包括瑕疵担保责任和对用户、消费者的赔偿责任。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2号公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后的亮点
-
土建监理细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