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纠纷发生时,消费者通常需要经历一系列维权步骤,包括与卖方协商、交涉、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诉,最终可能不得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是否有可能在这些步骤之前就获得赔偿呢?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工作部署,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员会督促引导经营者推行赔偿先付制度,以进一步规范消费维权工作。目前,全市已有61家企业试行消费环节经营者赔偿先付制度,主要集中在超市、商场、装饰城等规模较大的商业企业。
未来,各区县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将加强对试点企业的业务指导,并充分发挥试点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扩大赔偿先付制度的范围,更好地推动制度的落实,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赠品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问题。商家承诺的赠品是购物合同中的一项条款,商家需按约定提供赠品并保证质量。如赠品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应承担“三包”责任。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采取措施维护权益。商家的赠品行为是附条件赠与行为,如商场违约需承担侵权责任。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新规定,旨在规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的程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规定包括管辖范围、处理程序、投诉形式、调解方式等,并强调工作人员不得滥用职权。同时废止了之前的两个相关办法。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六大亮点。其中包括商业欺诈三倍赔偿、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新车半年内出问题商家负责举证、虚假广告代言明星承担连带责任、网购纠纷可告交易平台和消费者信息商家须保密等规定。新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有力的保护。
我国受理消费者维权投诉的部门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消费者协会、企业主管部门、商检部门和人民法院。在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方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处理生产、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责任问题,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查处市场管理和商标管理中的违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