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 > 过失犯罪有教唆犯吗

过失犯罪有教唆犯吗

时间:2024-06-18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864

过失犯罪中的教唆问题

过失犯罪与间接正犯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本应正确认识行为与社会危害结果之间联系的情况下,却出于极不负责任的态度,通过自由意志选择行为,从而造成社会危害结果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理论,过失犯罪并不具备故意或犯罪意图,因此不存在教唆犯。然而,过失犯罪与间接正犯存在相关性。间接正犯是教唆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当教唆对象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没有刑事责任时,教唆行为不再构成教唆犯,而成为间接正犯。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教唆对象承担刑事责任。如果间接正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则被视为主犯;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则被视为从犯。

教唆犯与胁从犯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人。如果教唆犯是被胁迫教唆他人犯罪的,那么他被视为胁从犯。需要注意的是,教唆行为人不可能是胁从犯,因此原则上教唆犯不可能是胁从犯。

教唆犯的刑事责任

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 如果被教唆人犯了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应当根据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处罚。如果教唆犯起了主要作用,则按照对主犯的处罚原则进行处罚;如果教唆犯只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则按照对从犯的处罚原则进行处罚。(2) 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不构成犯罪,而只是侵犯了法益,那么教唆犯不承担刑事责任。否则,如果这样也构成犯罪,那么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被视为教唆犯,因为只需要说一句“你快去做某事”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3) 对于教唆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情况,应当从重处罚。综上所述,教唆犯在教唆行为人犯罪时产生了行为动机,而间接正犯只是告知行为人应该进行某种行为,并不产生行为动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采用单一正犯体系可以妥善处理与德国、日本间接正犯概念相关的案件,并具有其他明显的优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贪污罪形式的分类

    贪污罪的分类。包括侵吞财物、窃取财物、骗取财物和其他方法等多种形式的贪污行为。其他方法还包括内外勾结、公款私存、利用回扣和合同非法占有公款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间接贪污和占有应交单位的劳务收入等形式的贪污行为,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贪污的行为。

  • 五年后再犯赌博罪是否属于累犯

    五年后再犯赌博罪是否属于累犯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属于累犯。对于赌博罪,如果符合聚众赌博的立案追诉标准,应当以营利为目的并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作赌注的款物、

  •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和福利院领养孩子的手续。对于虐待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福利院若虐待儿童老人且情节严重,其主要领导者和直接责任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领养孩子方面,收养人需提交一系列证件和证明,包括护照、海外居住证明等,并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解释,挪用公款用于营利活动包括存入银行、集资、购买股票等行为。不同挪用情况有不同的认定标准,涉及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非法活动等。明确区分不同情况有助于对挪用公款罪进行恰当的法律处理。

  • 传销被骗的钱讨要方法
  • 认定犯罪成立的要件
  • 故意杀死警犬的法律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