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主体的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故意
时间:2024-07-28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七八十年代,因为受到许多香港影片的影响使得当时的年轻人非常崇拜古惑仔之类的社会团体,现实社会当中也有这样的不良分子组成的犯罪集团,他们犯罪的时候往往都会形成共同犯罪。那么对于特殊主体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应该如何进行故意认定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特殊主体的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故意
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中的共同犯罪争议
根据1988年《关于惩处贪污贿赂的补充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相互勾结,可以构成贪污罪与受贿罪的共犯。然而,对于受贿罪却未作此特殊规定,因此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是否构成受贿罪共犯的问题在学界存在争议。
特殊主体与非特殊主体构成共同犯罪的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特殊主体与非特殊主体之间构成共同犯罪的案例并不少见。我国对贪污罪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国外立法中也有一般规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不能因为特殊规定而排除拟制规定,而应该考虑犯罪的本质,追求公平公正。
特殊主体与非特殊主体构成共同犯罪的认定
从共同犯罪的角度来看,无特殊身份的人完全有可能成为有特殊身份的人的共犯,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例如,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行为人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共同实施诈骗行为的情况。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共同故意,我们完全可以认定存在受贿共犯。因为贪污和受贿实际上是行为人共同实施的事实行为,身份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各共同行为人主观故意的一致和客观行为的统一。只要各共犯人都具有贪污或受贿的共同认识,即认识到自己是在实施贪污或受贿犯罪,并明知是在利用特殊身份而实施犯罪,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共同配合实施犯罪;对于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结果,都持有希望的心理态度,并在共同认识的指导下实施了共同行为,并利用了共同行为人中的特殊身份,那么就应该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对于受贿共犯而言,只要非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别人因共犯的特殊身份而贿赂于他,并收受贿赂,那么就应该构成受贿罪的共犯。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逃税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
公司逃税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当单位经过组织策划实施偷税行为时,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逃税罪的构成要件、刑罚、扣缴义务人的责任以及多次实施逃税行为的处理方式,同时提及了补缴税款和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
-
帮助凶手逃走是否共同犯罪
帮助凶手逃走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帮助凶手逃走可能构成窝藏罪,如果事前与凶手通谋则视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需要满足条件,包括共同犯罪人必须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主观上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客观上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以及
-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主体要件要求二人以上,包括多个自然人、单位以及自然人与单位的共同犯罪。客观要件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包括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以及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等。主观要件则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
-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辩护词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辩护观点。文章认为被告人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且作为未成年人,应当从轻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被告人的行为特点、主观态度以及未成年人身份等因素,并希望法庭能够依据相关法律对被告人进行适当惩罚,同时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为主、惩罚为
-
多人实施轮奸的法律处罚
-
主犯不承认证据不足从犯怎么认定
-
偷盗罪从犯没有收益怎么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