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形式。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则被称为犯罪集团。在犯罪集团中,如果有人组织、领导着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那么这个人就被认定为主犯。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该根据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给予相应的处罚。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辅助作用的人被称为从犯。而起主要作用的人则指的是直接实施犯罪行为,并且其行为是导致犯罪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在事前拉拢、勾结他人,提起犯意,出谋划策的教唆犯。
起次要作用或辅助作用的人可能直接实施犯罪行为,但对整个犯罪的预谋、实施和完成起到的作用较小。他们可能只是为共同犯罪的实施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帮助,例如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目标、排除犯罪障碍、看风、转移赃物等。
在对各被告人进行主、从犯的区分时,应当考虑他们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如果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一致或相当,那么就应当认定他们均为主犯。
当数名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相互推卸罪责,而其他证据又无法确定他们之间地位和作用大小时,应该认定他们在共同犯罪中起同等作用,不分主、从犯。
如果同案人在逃,而已抓获的被告人的供述证实他们在整个犯罪过程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例如看风、转移赃物等),那么这些被告人应被认定为从犯。
如果同案人在逃,而已抓获的被告人的供述只表明他们参与了次要或辅助作用,且没有证据证明他们直接实施了犯罪行为,那么不宜认定他们为主、从犯。然而,在量刑时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如果刑法分则对主犯另行设立了处罚规定,那么应当依照刑法分则的条文进行处罚。不应重复适用刑法总则中关于主犯的规定。
刑法第27条第2款关于从犯的刑事责任的规定,以及共同犯罪中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刑罚量刑原则。对于从犯,其刑事责任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其在犯罪中的作用进行量刑;胁从犯因被胁迫程度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而受减轻或免除处
诈骗犯罪集团的法律处罚。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对诈骗犯罪集团的处理取决于犯罪情节。主犯承担全部罪责,从犯可获减轻处罚。共同犯罪需负刑事责任,犯罪集团有特定特征,如人数多、预谋实施犯罪等。首要分子需对集团罪行负责,其他成员则根据个人罪行负责。若犯罪集团犯下
共同犯罪中主犯、从犯和教唆犯的刑事责任追究方式。主犯需对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从犯则根据参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教唆犯的处罚则依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对未成年人的教唆情况进行裁定。
传销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传销活动可以构成共同犯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涉及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根据不同角色在犯罪行为中的责任程度和参与程度来确定相应的刑事责任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