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 > 聚众共同犯罪和聚众犯罪有什么区别

聚众共同犯罪和聚众犯罪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05-19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7642

聚众共同犯罪与聚众犯罪的区别

聚众共同犯罪是由首要分子组织、策划、指挥众人所实施的共同犯罪。认识聚众犯罪是认识聚众共同犯罪的前提。聚众犯罪是由首要分子组织策划、聚集纠合多人所实施的犯罪。“聚众”是实施犯罪的形式。

聚众犯罪的特点

聚众犯罪具有以下特点:

  1. 参与人的复杂性:聚众犯罪必须有首要分子,即在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参与人必须达到三人以上,参与人数可以随时增加或减少,并不处于固定状态。参与人虽然超过三人,但不一定是犯罪人。
  2. 行为的公然性:由于人数众多,聚众犯罪常常在公开场合进行,使得犯罪行为呈现出可见可闻的情况。首要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实现自己的犯罪意图。
  3. 行为的多样性:由于参与人的复杂性,聚众犯罪行为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聚众犯罪与聚众共同犯罪并不是相同的概念。根据刑法规定,聚众犯罪可以分为两类:

共同犯罪的聚众犯罪

根据刑法第317条第2款的规定,属于共同犯罪的聚众犯罪包括聚众持械劫狱罪。在这种犯罪中,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和其他参加者都具有共同犯罪故意和共同犯罪行为,因此都应承担刑事责任,符合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

非共同犯罪的聚众犯罪

另一类聚众犯罪是否属于共同犯罪,则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刑法第291条规定的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刑法规定只处罚首要分子,因此只有首要分子的组织、策划、指挥行为是犯罪行为。当首要分子为两人以上共同组织、策划、指挥聚众犯罪时,构成共同犯罪。然而,当首要分子只有一人时,即为一人以聚众方式犯罪,不存在共同犯罪。因此,聚众犯罪并不一定是共同犯罪。

有人认为,聚众犯罪都是共同犯罪,在上述情况下也存在主犯、从犯和胁从犯的区别,其中首要分子是主犯,其他参与者是从犯或胁从犯。然而,根据刑事政策的少数打击、多数教育改造原则,立法者只规定处罚首要分子。从法律上判断某种行为是否犯罪的标志,是法律是否对该行为规定了刑罚后果(法定刑);如果没有规定刑罚后果,即使明文禁止,也不是犯罪。由于刑法没有规定处罚其他参与者,表明其他参与行为并非犯罪行为,参与者也不可能是从犯或胁从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逃税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

    公司逃税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当单位经过组织策划实施偷税行为时,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逃税罪的构成要件、刑罚、扣缴义务人的责任以及多次实施逃税行为的处理方式,同时提及了补缴税款和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

  • 帮助凶手逃走是否共同犯罪

    帮助凶手逃走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帮助凶手逃走可能构成窝藏罪,如果事前与凶手通谋则视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需要满足条件,包括共同犯罪人必须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主观上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客观上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以及

  •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主体要件要求二人以上,包括多个自然人、单位以及自然人与单位的共同犯罪。客观要件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包括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以及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等。主观要件则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

  •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辩护词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辩护观点。文章认为被告人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且作为未成年人,应当从轻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被告人的行为特点、主观态度以及未成年人身份等因素,并希望法庭能够依据相关法律对被告人进行适当惩罚,同时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为主、惩罚为

  • 多人实施轮奸的法律处罚
  • 主犯不承认证据不足从犯怎么认定
  • 偷盗罪从犯没有收益怎么判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