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危改与人们通常所说的拆迁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城市危改的主要决定因素有以下四点:
城市危改项目的房屋必须是确实属于危房,需要进行拆除和改造。
原住户有要求对住房条件进行改善的需求。
开发商建设的住房标准为安居房,比商品房要低,政府在项目的前期投资上给予大量优惠,减免的费用可占全部费用的1/3多。
居民根据不同情况,与政府和单位共同负担安置房费用。
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讲,危房改造项目是居民要拆迁的项目,而通常的拆迁房则是居民被拆迁的项目。
危改区居民的安置方式与拆迁户不同,一般有两种安置方式:
就地安置的方式要求原住户自行解决周转用房。
异地安置的方式根据危改实施办法的规定,可以适当增加安置面积或给予适当经济补偿,其标准由区、县人民政府确定。
补偿款的计算方法为:补偿款=经济适用住房均价×原建筑面积×(1+补偿系数),该补偿系数一般不超过0.7,具体数值可由当地人民政府确定。
显然,危改的补偿款是用作原居住者异地安置所需,而被拆迁补偿款则是对被拆除的非成套住宅房屋的补偿,其计算公式为:补偿款=拆迁补偿价格×原建筑面积+经济适用住房均价×拆迁补贴面积,与危改补偿款的算法也完全不同。
城市危旧房改造的试行办法是在政府出台政策、区、县政府组织实施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住危房的人共同投资,改善住房条件和环境。
危旧房改造项目所建住房都是成本较低的多层普通住宅。且回迁户较多,而被拆迁地片儿上的项目,如无地段上的限制,可以盖高档、高层建筑,不必考虑拆迁户的回迁问题。
《北京市加快城市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试行)》第七条规定了安置危改区居民的基本原则,包括按照原住房建筑面积安置,用于安置的房屋原则上只售不租,安置房费用由居民、单位和政府三方共同负担,鼓励异地安置。
通过危旧房改造,旧房变新房,危房变为安居房,同时,使居住者从使用权人转为房屋的产权所有者,居民是按届时的房改价用自己的钱给自己盖房,这对城市环境和城市建设的改造及居民自身十分有益。
关于拆迁范围内房屋是否可以转让的问题。依据相关法规,被列入拆迁范围的房屋不得办理过户或登记变更手续。征收部门需对拆迁范围内的房屋权属、区位等进行调查登记,并向被征收人公布调查结果。在拆迁范围确定后,禁止在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等行为,以避免增加不当补偿
征地协议签订后补偿费用到账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拆迁补偿协议内容。协议包括拆迁房屋的现状、被拆迁人家庭情况、补偿方式、拆迁期限、补偿款项支付、违约责任和其他条款。在发布征地补偿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补偿费用应到位。拆迁补偿协议涉及多方协商和达成一致的内容,
宾馆承租人在政府征地拆迁中是否有权获得补偿款的问题。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宾馆承租人享有获得补偿款的权利,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搬迁安置费用、停产停业损失等方面的补偿。同时,文章还提到了房屋拆迁评估时需要注意的补偿标准低、随意性大、拆
农民在耕地上修建的自用房是否属于大棚房的问题。这些自用房属于农村“两违”建设,但不属于大棚房的整治范围。国家实施的农村“大棚房”整治行动是为了解决农地非农化问题和加强耕地保护,包括排查清理、整治整改、执法惩治、执纪问责、恢复耕地生产功能和构建长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