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 > 管制适用于哪些对象

管制适用于哪些对象

时间:2024-12-15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8044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知道什么是管制。但在判处管制的罪犯时,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应当同工同酬。而实践中,管制也有具体的适用对象。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究竟管制的适用对象包括什么。

管制对象的范围

管制适用对象的范围可根据以下具体规定进行界定:

1. 罪行性质轻、危害小

我国刑法分则明确规定,适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这些犯罪的共同特点是罪行性质较轻,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较小。

2. 人身危险性较小

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因此,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人身危险性较小的。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险性非常大,管制将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犯罪分子都适用于管制刑。《刑法》对管制的量刑也相对较轻。

管制刑的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管制被规定为一种主刑,由人民法院判决并由公安机关执行。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可延长至3年。管制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如在判决执行之前先行羁押,则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管制刑期的上限虽然比拘役长,但由于管制只是限制人身自由,而拘役则是剥夺人身自由。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应遵守的规定

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遵守以下规定:

1.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服从监督。

2. 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在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的情况下,犯罪分子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 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 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 迁居或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需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如需迁居或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

    中国刑法中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判处管制本身对家人影响不大,但在孩子参军或报考公务员时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法律对管制期间的活动有明确规定,如违反将面临处罚。同时,家庭的社会形象和经济状况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较小,但需注意

  • 非法集资7000万如何处罚

    非法集资7000万的处罚问题。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可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款。单位犯罪需对单位及直接负责人员处罚。非法集资特点包括未经批准、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立案追诉涉及发行金额、投资者人

  • 管制在实践中死刑的执行方式

    管制这一刑罚的实践应用及其执行方式。管制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执行,对轻微犯罪分子进行限制自由的处罚。管制的执行需遵守刑法的多项规定,如遵守法律、服从监督等。死刑的执行方式包括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需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公正透明。

  • 教唆犯与共同犯罪的关系

    教唆犯与共同犯罪的关系,依据我国刑法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人被认定为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教唆犯成立的条件包括教唆对象、教唆行为和教唆故意。教唆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人,可以是无责任能力但有一定规范意识的人;教唆行为必须引起他人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意思

  •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
  • 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构成要件
  • 管制刑的法律特征与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